带鱼不洄游就不能顺利地生产,并且产卵期很长
发布时间:2019-11-27 17:12来源: 未知据介绍,每100克带鱼肉中,蛋白质有19克,脂肪有7.4克,其他营养成分未见特色。带鱼的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纤维性物质(硬蛋白中)、6-硫代鸟嘌呤等有效成分。常吃带鱼,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
带鱼也属于洄游性鱼类,极难在小的池塘或者较小海域生存,带鱼不洄游就不能顺利地生产,并且产卵期很长,一般以4月~6月为主,其次是9月~11月,一次产卵量在2.5万粒~3.5万粒之间,产卵适宜水温为17℃~23℃。故现在还没有人工养殖带鱼,主要是近海捕捞。

【小黄花鱼】
又名小鲜、大眼、花色、小黄瓜、古鱼、黄鳞鱼、小春色、金龙、厚鳞仔等,产于我国东海、黄海、渤海,朝鲜半岛西海岸也有分布,为我国重要经济鱼类。小黄花鱼新鲜食吃或制成咸干品食用都可以。
小黄花营养价值也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小黄花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而且小黄花鱼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小黄花鱼为近海底层结群性洄游鱼类,栖息于泥质或泥沙底质的海区,主要以糠虾、毛虾及小型鱼类为食。小黄花鱼冬季在深海越冬,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秋末返回深海。因此也不能人工养殖,大家吃的都是天然的。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一般洄游类鱼都不适合人工养殖。洄游是鱼类因生理要求、遗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动,是鱼类在系统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征,是鱼类对环境的一种长期适应,它能使种群获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更好地繁衍后代。我们人工养殖,一是成本太高,二是养殖条件达不到,所以,这几种鱼类,大家吃到的都是近海捕捞的天然野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