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不光中国大地饱受高温炙烤,热浪也正涌向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多地高温创纪录。印度以及原先比较凉爽的欧洲、美国、中国等中高纬度地区饱受高温炙烤,甚至创下历史
今年上半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造成较大损失。据悉,上半年我国平均气温为8.1℃,较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而
究竟什么样的云会下雹子,怎样识别它?除了借助于科学仪器观测外,有经验的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观天方法。 首先从云的形态看,雹云云体一般高耸庞大,云底低而云顶
印度正努力将电力输送到郊区,以便灌溉稻米和油类作物,以此限制80年来当地最糟糕的季风季节的开始带来的破坏。 这一变化很可能会使困扰印度数十年之久的电力缺乏问题更加严重
让人们翘首以盼的梅雨在迟到了十几天后甫一现身,又于7月8日匆忙离开上海、浙江,使得两地同时成为今年最早宣布出梅的地区;之后,江苏、湖北等地也陆续告别梅雨季,步入炎热
自今年6月27日~7月26日近30天时间里,我国有21个省(市、区)152个站点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17个省(区)71个站点日降水量达到极端强降水事件标准。与去年相比,两种
自今年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5日早晨在广东沿海登陆后,第8号热带风暴莫拉克不甘示弱,在短短十几个小时内,实现了从强热带风暴到台风的连续升级,并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
受冷空气东移的影响,自8月16日开始,我国天气舞台上的高温和雨水逐渐交换主场:从11日开始影响华北、新疆等地的高温天气基本缓解或结束,一轮久违的降雨过程催生出阵阵凉意,
日前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今年以来,我国遭受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台风登陆比例、中小河流出现洪水、水库安全度汛难度均为历史罕见。
生态系统是由土壤、气候等环境要素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所组成的庞大系统。在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互相提供食物来源,形成以食物链为基础的生态循环。使系统各组成部分处
一个热点,湿地保护和研究的热点,正在中国悄然形成;一个概念,革新地球环境观念的新概念正在深入人心。目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接受的广义的湿地概念,将湿地列于陆
微观气候工程是采用一定的建筑物,制造不同于外界而为人类所需要的小气候工程。温室、塑料大棚和地膜是当前农业上普遍应用的控制性微观气候工程。风洞、高压舱是工业上或医疗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细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节气变化特点,生动形象地勾出一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 江南水乡冬末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平均气温在10℃左右
3月9-10日和16-17日,我国北方相继出现两场大范围偏北大风天气过程。同样在刮大风的情况下,造成的天气却截然不同,前者沙尘弥漫,空气浑浊呛鼻,后者则只在局部地区有轻微沙尘天
在4月13日于浙江省岱山县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呼吁,进一步加强我国台风研究和业务合作,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加速我国台风研究和业务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