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辽地宁话气候
发布时间:2019-10-30 10:33来源: 未知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是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是全国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的、中国近代开埠最早和中国最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六山一水三分田
辽宁省地貌,主要由火山、侵蚀剥蚀、冲洪积和冲积平原构成。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哈达岭、老岭、牡丹岭;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全省总面积山地占59.8%,平原占33.4%,水面占6.8%,可谓“六山一水三分田”。
辽宁省地势北高南低,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东侧为平均海拔800米的山地丘陵区,属于长白山脉的延续部分。其南端插入海中,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西侧为平均海拔500米的山地丘陵,位于老哈河与辽河平原之间,是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努鲁儿虎山、松岭和医巫闾山由北向南呈阶梯式倾斜;大凌河、小凌河、女儿河等河流分布其中。以大凌河为界,西侧是山地,山势崎岖险峻;南侧靠渤海岸是海拔50米以下的狭长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辽宁省中部为辽河平原,由辽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是松辽平原的一部分,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小凌河以及绕阳河等河流在此汇集入海,形成了地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辽宁省依山面海、形势险要,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要道,京沈铁路由此经过,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雨热同季冷期长
雨热同季、寒冷期长是辽宁气候的显著特点。全省年平均气温为8.6℃,各地年平均气温为5.5~11.3℃,自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南北温差5℃左右。春季气温为9.5℃,干燥多风;夏季气温为22.9℃,温暖多雨;秋季气温为9.8℃,凉爽舒适;冬季气温为-7.3℃,寒冷漫长。历史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0年7月14日的西部朝阳,为43.3℃;历史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2001年1月13日的北部西丰,为-43.4℃,高低相差86.7℃。
辽宁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达6个月,入冬时间在10月中下旬;春季长度为65天,入春在4月中旬;夏季长度为70天,入夏时间在6月中旬;秋季长度为50天,秋季约从8月底开始。
东西雨量差异大
辽宁省年平均降水量为648毫米,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西部山区年降水量仅为450毫米左右,朝阳地区十年九旱;中部平原地区降水量为650毫米左右;东部山区降水量为800~1078毫米,其中丹东地区雨量充沛,被誉为“东北的暴雨之乡”。辽宁省雨水资源优于同纬度的西北、华北以及吉林、黑龙江省。四季降水量分别为103毫米、418毫米、110毫米和18毫米,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降水量最多年(2010年,976.7毫米)是最少年的(2014年,432.5毫米)的2倍多。
气象灾害种类多
辽宁省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冰雹、大风、雷暴等,其中干旱、暴雨洪涝、低温冷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最为严重。西部地区为干旱、雷电多发区,东部地区为暴雨多发区。
干旱频率高、影响大。辽宁省因其地理条件及气候特征成为干旱频发的地区之一。春、夏、秋季都有可能发生干旱,春旱发生频率最高,辽西和辽南南部每10年有7年出现春旱,夏旱多发生在辽西,辽西、中部偏北地区和辽南南部则是秋旱高发地区。全省还经常发生春夏连旱、夏秋连旱、春夏秋三季连旱,其中辽西、辽南南部和辽宁中部地区是春夏连旱多发区,辽西北是夏秋连旱多发区,辽西、辽南地区则是春夏秋三季连旱多发区。
短时强降水突发性强、雨量集中、危害重。辽宁省年平均暴雨日数为1.6天,丹东地区为暴雨多发区,年暴雨最多日数可达11天。辽宁多短时强降水,其中持续2小时的降水过程最多、降水量最大。
冰雹、大风、雷暴时有发生,危害大。冰雹一般出现在4—10月,以6月最多,辽东、辽西山地丘陵地区发生频率最大。由于南高北低的气压场和辽河河谷峡管效应的作用,春季西南大风成为辽宁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大风多发生在3—5月;雷暴出现在4—10月,以7月最多,辽东、辽西山地丘陵地区发生频率最大。
气候变暖有利弊
辽宁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61—2018年,辽宁省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高趋势,变暖速率为0.26℃/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变暖速率分别为0.21℃/10年和0.36℃/10年,最低气温和冬季气温增温尤其显著。暖日暖夜增加,冷日冷夜减少,霜冻日数减少,无霜期增加。气候变暖使得作物生长热量条件改善,低温灾害减轻,种植带明显北移,作物适宜生长期延长。
伴随气候变暖,区域性极端干旱频次增多,极端强降水频现,极端高温持续时间增长、强度增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呈现增多趋强态势。
四季轮回观物候
1980年全国自然物候观测网建成以来,辽宁省有20多个气象站开展了自然物候观测,记录了当地一年又一年植物的生长荣枯和动物活动情况。
翻开辽宁物候观测簿,丰富多彩的观测项目和观测内容映入眼帘。观测的植物包括乔木类的刺槐、杨树、柳树、枣树、杏树、苹果、山桃,灌木类的紫丁香,草本类的蒲公英、车前草、马兰、芦苇、苦苣。物候观测涵盖展叶初、盛期,开花始、盛期,种子成熟期,秋叶始变、全变和落叶始末期等。对动物物候的观测包括大雁、家燕、蝴蝶、蟾蜍、青蛙、蜻蜓、蟋蟀的始见、始鸣和终见、终鸣期。水文气象观测有河流、池塘、湖泊、土壤等的冻结和解冻时间。
编制自然历是进行物候研究的重要步骤。自然历是根据自然界季节变更,植物、动物所出现的各种物候现象编制而成的专门日历,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在辽宁省气象部门编制的自然历中可以看到物候现象不同物候期的多年平均日期,最早和最晚日期的出现年份以及多年的最大变幅。
物候是大自然告诉我们季节变化的最直接的语言,是植物为了适应气候条件的节律性变化而形成与此相应的植物发育节律。几千年来农民最关心物候,在他们看来,暑去寒来、鸟语花开、秋天红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召唤农民赶快春耕;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农民赶快下种,很多地方的农民历来是以物候来定季节和农时的。
辽宁春季属于冷暖交替型季节,气候由冷转暖,气温回升较快,天气晴朗、多风少雨,结合农事活动和物候现象,可分为初春、仲春和季春。初春的主要物候指标是青草返青、初降春雨、土壤表面开始解冻,适合大田整地、播种;仲春的主要物候现象是四月末葶苈的始花期,其他物候现象表现为迎春花、桃花、山梨等相继开花;季春开始的物候指标为紫丁香进入开花盛期,榆树果树开始脱落,车前草、刺菜进入始花期。主要的农事活动为水稻插秧,旱田作物查田补苗,茄果蔬菜田间定植。
辽宁的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最高、雨量最丰富、农作物生长旺盛,可分为初夏、仲夏、季夏3个阶段。初夏气温回升较快,平均温度在18~21℃,主要物候现象是杨柳飞絮。仲夏高温、多雨时期,是农作物旺盛生长阶段,物候指标是苍耳进入始花期,高粱抽穗,玉米抽雄、吐丝。进入季夏后暑热渐消,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主要物候现象是蒲公英、车前草的叶片开始由绿变黄。
辽宁的秋季气温速降,降水减少,天空晴朗少云,是四季中较短的一季,可分为初秋、深秋两个季段。初秋榆树叶开始变黄,青杨、旱柳相继变色落叶,开始收获大田作物。深秋一般是平均气温下降到10℃以下,主要物候现象是枫香叶全变色期,青杨、紫丁香、落叶进入末期,土壤表面开始结冻,大田作物收获结束。
辽宁冬季寒冷漫长、降水稀少,按物候现象可分为初冬和隆冬。初冬时期万木凋零,植物枯萎,冰雪开始覆盖大地,大田作物脱谷。隆冬时节降雪增多,被冰雪覆盖,花草树木进入漫长的冬眠时期。
自然物候反映了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反向评估出当时气象要素情况,并且可以反向推导出过往时期的气候条件累积影响情况。常年的自然物候观测对当年的农业生产做指示性的指导,对引种、园林建设、农业气象预报、编制自然历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