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扑朔迷离“双台风”

发布时间:2019-12-11 15:18来源: 未知
  自今年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5日早晨在广东沿海登陆后,第8号热带风暴“莫拉克”不甘示弱,在短短十几个小时内,实现了从强热带风暴到台风的连续“升级”,并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随着“莫拉克”一步步靠向“天鹅”,无论两者之间会否形成“双台风”效应,“双台风”效应这个新鲜词儿,早已闯入公众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的焦点。
 
  “双台风”不简单等同势力叠加
 
  中央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说,“双台风”效应是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博士于1923年在水流实验中首先观测到的,后来证明在大气层中也有这种效应。一般指同时出现的两个达到风暴级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绕着相连的轴线形成环状,出现拉扯或强度变化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双台风”只能说明两个台风互相影响,会导致各自行走的路径更为复杂和难以捉摸,并不意味着其势力将相互“叠加”而更加“凶猛”,导致降雨、大风的加强。
 
  对于“双台风”的同时生成,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玲表示,这与台风生成的源地——热带辐合带的活跃程度有关。据张玲介绍,“双台风”效应在强度上,表现为两个台风的互相牵制,即旋转时通常一个台风发展速度快,另一个发展速度慢些。在路径上,则表现为两个台风中心可能出现逆时针互旋。旋转中心与位置则依两个台风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的强度来决定。
 
  张玲同时强调,要产生“双台风”效应还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就是两个台风距离通常要在15个经距以内才会出现路径上明显的变化。如果距离太近,通常对于东侧的台风,其路径会受西侧台风的影响而向偏北方向移动,西侧台风在东侧台风影响下,将向偏西或偏南方向移动。据资料记载,在2006年8月8日前后,受强热带风暴“宝霞”和台风“桑美”的“双台风”效应影响,“宝霞”因为台风互旋,被迫向偏西南方向移动,两股势力就在沿海掀起了狂风暴雨。
 
  三种常见的“双台风”效应
 
  一般而言,最常见的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三类,即单向影响型、相互影响型和合并型。因此,每当两个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变得十分困难,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更是难以预测。单项型“双台风”效应是指,当一强、一弱两个热带气旋互相接近时,较强一方会支配较弱一方的路径,令较弱的热带气旋绕着它作反时针方向旋转。例如1994年的台风“添姆”对热带风暴云“妮莎”的影响。而当两个热带气旋的强度相当时,两者便会互相围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直至两者受到其他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其中一方减弱,才会脱离互相的影响。例如1986年的台风“韦恩”和台风“维娜”之间,便形成了典型的相互影响型“双台风”效应。合并型则指比较强劲的热带气旋可能会将弱的一方吸收,令其成为自身环流的一部分。如1999年年初的台风“玛吉”把南海的低压区吸收一样,但这种类型要求两者距离足够近,且较弱一方的移动不受其他天气系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