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气象灾害“五罕见”“三突出”

发布时间:2019-12-11 15:14来源: 未知
  日前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今年以来,我国遭受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台风登陆比例、中小河流出现洪水、水库安全度汛难度均为历史罕见。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旱灾和低温灾害突出;在地震灾区,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突出;在黄淮人口稠密地区,强对流天气突出。
 
  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总体呈五大特点
 
  一是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历史罕见。截至8月20日,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43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2%,是198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北方地区多次出现阶段性严重干旱。此外,西藏6月上中旬降水量为195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出现了严重的初夏旱。
 
  二是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历史罕见。截至目前,尽管我国未发生流域性暴雨洪涝灾害,但降水极端性强,局地和区域性暴雨洪涝灾害多发。5月9日至10日,华北南部和黄淮北部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的局地日降水量创5月历史新高;长江中下游地区度过空梅后,7月21日至8月14日出现了“倒黄梅”现象,即江苏、安徽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为195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江苏、安徽、江西的局地日降水量打破7月历史极值。
 
  三是台风登陆比例高历史罕见。今年以来,我国台风生成数量少,但台风登陆比例高,“莫拉克”、“天鹅”移动诡异,造成灾害损失大。截至目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10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偏少2.03个。其中有6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登陆比率高达60%,是常年的两倍。登陆台风总体强度较弱,但路径复杂多变,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是中小河流洪水历史罕见。7月下旬至8月上旬初,受持续较强降雨影响,长江上中游的主要支流先后发生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
 
  五是水库安全度汛难度历史罕见。7月初,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广西罗城卡马水库出现重大险情;8月上旬,太湖水位飙至十年新高。由于部门联动排水,有效避免了重大汛情的发生。
 
  粮食主产区旱灾和低温灾害突出
 
  年初,河南、河北、安徽等北方冬麦区出现30年一遇的严重冬春连旱;4月至5月,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出现严重春旱;自6月下旬至今,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等地的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出现严重高温伏旱。
 
  与此同时,东北地区干旱又呈现持续性和旱涝逆转等特征,黑龙江严重春旱之后又出现多雨寡照和低温冷害。6月1日至7月20日,东北地区中北部持续低温阴雨,气温明显偏低、雨日多、降水量大。
 
  地震灾区暴雨及其引发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突出
 
  入汛以来,四川等地震灾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并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其中特大型、大型灾害数量为去年同期的3倍。7月23日凌晨,由暴雨引发的山体崩塌导致大渡河河道阻塞,并形成堰塞湖;7月25日凌晨,由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砸断了成都通往汶川的彻底关大桥;8月18日夜,从陕西西安到汉中的高速公路因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造成交通中断。
 
  黄淮人口稠密地区强对流天气突出
 
  今年我国强对流天气整体呈发生早、频次多,风灾影响大、损失重等特点,特别是在黄淮人口稠密区,强对流天气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1月21日,河南洛阳出现全国首次冰雹天气,比2008年提早了近一个月。6月上旬,黄淮、江淮等地出现罕见强对流天气,河南、江苏、安徽3省平均强对流天气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大值,仅次于1962年,河南部分地区出现11级至12级的大风,突破历史同期最大风速记录,河南强风影响范围之广,江苏冰雹发生范围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1961年以来之最。
 
  此外,今年以来,我国雷电灾害分布广,发生频次高,共造成132人死亡,较去年同期减少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