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的罪宗之一是流行病肆虐。科学家掌握了大量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疾病传播的头号帮凶。早在1990年,IPCC就指出,气候变化影响媒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范
武汉持续了13个暖冬。湖北有关专家对9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危及当地百姓健康。 专家分析,1998年湖北省气候异常,全省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多项记录被打破。汉口
进入全新世之后,人类文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中距今4-8千年是文明从酝酿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4千年里,中华大地经过前仰韶文化(距今7-8千年
最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第八次全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通过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卷《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决策者摘要及主报告。报告
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指出: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在过去50年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
天气、气候变化具有未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了风险。所谓风险,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风险是偶然发生的事件,即可能发生也不一定发生;二是风险发生的结
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在未来的影响一章中指出:如温度增加1℃-3℃,多数地区农作物产量会下降;而在一些热带地区,小幅度的增温也可能导致产量下降,发生饥荒的风险增大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和英国科学家先后发现,春季南极站观测到的大气臭氧总量值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30%~40%,随后美国科学家用卫星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在春季,南极地区臭氧
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不利为主,数以百万计人口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受到影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风险更大。 气候变暖更适合病原体生存 气
继今年2月和4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分别发布了第一、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自然科学基础》和《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后,IPCC第三工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现摘要如下。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使得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增高那么气候变化对我国沿海及低洼地区具体有哪些影响呢? 我国沿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指出,在一些温带和极地地区,气候变化对工业、人居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是正面的,而对其他大部分地区则是负面的,总体而言,气候变化越剧烈,负
6月29日~7月15日,淮河流域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平均降水量达361.9毫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7月17日~18日,重庆出现115年来的最强降雨,造成全市587.83万人
我们频频听到全球变暖这个词,各大媒体也不乏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海平面上升等有关方面的报道,还有很多现象,如正值紧急关头的江淮流域大暴雨、江南、华南地区干旱、西北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