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摘要

发布时间:2019-12-19 14:18来源: 未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现摘要如下。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指出,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气候公约》明确提出,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公约》同时也要求所有缔约方制定、执行、公布并经常更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国家方案》,本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方案》中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气候公约》第四条第七款规定:“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承诺,将取决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对其在本公约下所承担的有关资金和技术转让承诺的有效履行,并将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的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中国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与国际社会和有关国家积极开展有效务实的合作,努力实施本方案。
 
  《国家方案》共分为5个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中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近百年来,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中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实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建设以及实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一、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1986年到2005年,中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近50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1990年以来,多数年份全国年降水量高于常年,出现南涝北旱的雨型,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根据中国科学家的预测,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性增大,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青藏高原和天山冰川将加速退缩,一些小型冰川可能消失。
 
  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为3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专家初步估算,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碳汇后的净排放量约为5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从1994年到200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
 
  中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50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7900万吨,仅占当时世界总排放量的1.31%;1950~2002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占世界同期的9.33%,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61.7吨,居世界第九十二位。2004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5吨,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3%。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1990年中国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5.47kgCO2/美元(2000年价),2004年下降为2.76kg-CO2/美元,下降了49.5%,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只下降了12.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下降了16.1%。
 
  三、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991~2005年中国以年均5.6%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支持了国民经济年均10.2%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55。中国万元GDP能耗由1990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以2000年可比价计算),年均降低4.1%。按环比法计算,1991~2005年的15年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约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到2005年底,中国的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17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3%,年发电量为4010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6.2%;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已经达到1.66亿吨标准煤(包括大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左右,相当于减排3.8亿吨二氧化碳。
 
  第三,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54亿公顷,蓄积量15.0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2005年的18.21%。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吨二氧化碳。
 
  第四,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计划生育,到2005年中国累计少出生3亿多人口,按照国际能源机构统计的全球人均排放水平估算,仅2005年一年就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亿吨。
 
  此外,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制定,相关体制和机构建设,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提高公众意识等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与挑战
 
  受认识水平和分析工具的限制,目前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现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沿海海平面上升、西北冰川面积减少、春季物候期提前等,而且未来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中国还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中国气候条件相对较差,自然灾害较重。中国主要属于大陆型季风气候,与北美和西欧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季节变化幅度要比同纬度地区相对剧烈,很多地方冬冷夏热,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了维持比较适宜的室内温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其灾域之广、灾种之多、灾情之重、受灾人口之众,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首先,中国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200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8.21%,草地大多是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北方温带草地受干旱、生态环境恶化等影响,正面临退化和沙化的危机,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到整个国土面积的27.4%。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濒邻的自然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6500多个,易受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受资源禀赋制约,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2005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量中原煤占76.4%,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占68.9%,石油为21.0%,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为10.1%,而同期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只占27.8%,石油36.4%,天然气、水电、核电等占35.8%。由于煤炭消费比重较大,造成中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
 
  第三,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5年底中国大陆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达到13.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4%;2005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3.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目前每年约有上千万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2005年中国人均商品能源消费量约1.7吨标准煤,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四,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2005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714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下同),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05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约为2877美元,而西部地区只有1136美元左右,仅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39.5%;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1美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97美元,仅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31.0%;中国的脱贫问题还未解决,截至2005年底,中国农村尚有2365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683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
 
  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中国影响体现在农业、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等领域。
 
  对农业的影响主要是:中国的春季物候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前了2~4天,未来气候变化因素将使中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会大幅度增加,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面积减少,某些家畜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提高;
 
  对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近50年来中国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最大减薄了4~5米,未来中国森林类型的分布将北移,虽然森林生产力从热带、亚热带地区到寒温带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森林火灾及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高,对大熊猫、滇金丝猴和藏羚羊等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
 
  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是水资源分布的变化,未来50~100年,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概率,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西北一些省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大;
 
  对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珊瑚礁、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退化。
 
  此外,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旅游业和能源供应等也将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对发展模式、能源结构、自主创新能力及农业、林业、水资源和海岸带等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挑战。
 
  在发展模式方面,世界上目前尚没有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挑战。
 
  在能源结构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的国家,由于调整能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源结构的制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在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科技,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存在,这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方面,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加大,再加上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农业领域,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而且也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占有少、农业经济不发达、适应能力非常有限的国家,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在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保护好河流生态系统,是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长期面临的挑战。
 
  在沿海地区和海岸带领域,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是沿海地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第三部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保障经济发展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六项原则,即: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缓与适应并重,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以及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到2010年,中国将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包括大水电)在一次能源供应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左右;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上;推广农业新技术,加大沼气利用力度等措施,努力控制农牧业甲烷排放增长速度;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力争新增改良草地2400万公顷,治理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5200万公顷,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力争实现90%左右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16%左右,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2200万公顷;力争减少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力争实现全面恢复和营造红树林区,沿海地区抵御海洋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海平面上升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第四部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面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一面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大力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适应能力,加强科技开发和研究能力、提高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完善气候变化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国家方案》提出的目标与任务。
 
  在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方面,能源生产和转换、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和城市废弃物是重点领域。其中,在能源生产和转换领域,通过加快水电开发步伐,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亿吨;通过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5亿吨;通过加快火力发电的技术进步,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亿吨;通过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鼓励在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等措施,预计201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预计2010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0.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通过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预计2010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0.6亿吨,通过增强林业碳汇,碳汇数量比2005年增加约0.5亿吨二氧化碳;在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领域,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通过实施上述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计“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2.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5.5亿吨。“十一五”期间,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和城市废弃物管理领域也将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做到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在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方面,农业、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及沿海地区是重点领域。其中,在农业领域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调整,选育抗逆品种,遏制草地荒漠化加重趋势,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在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领域,要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对现有森林资源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加大林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降低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提高预警和应急能力;在水资源领域,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加强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和海水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在海岸带及沿海地区领域,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强化应对海平面升高的适应性对策。
 
  中国政府决定成立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工作、公众意识和体制建设等方面,中国政府也将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措施,不断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
 
  第五部分中国对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其影响已波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广泛合作。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并落实本方案,中国愿与各国加强合作,并呼吁发达国家按《气候公约》规定,切实履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承诺,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一、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气候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国家应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率先采取减排措施。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历史排放少,当前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较低,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根据其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二)适应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过去,适应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国际社会今后在制定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法律文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适应已经发生的气候变化问题,尤其是提高发展中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合作,积极参与适应领域的国际活动和法律文书的制定。
 
  (三)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应建立有效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与转让;应消除技术合作中存在的政策、体制、程序、资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障碍,为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提供激励措施,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应建立国际技术合作基金,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买得起、用得上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
 
  (四)切实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气候公约》规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原则和承诺,《京都议定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发达国家2008~2012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各缔约方均应切实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各项承诺,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其率先采取减排温室气体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转让技术的承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将认真履行其在《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义务。
 
  (五)气候变化区域合作。《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设立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体法律框架,但这绝不意味着排斥区域气候变化合作。任何区域性合作都应是对《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其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推动务实的国际合作。中国将本着这种精神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区域合作。
 
  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需求
 
  (一)技术转让和合作需求。在气候变化观测、监测方面,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技术,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技术,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技术,以及气候系统的模拟和计算技术等方面;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先进的能源技术和制造技术,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交通运输技术,新材料技术,新型建筑材料技术等方面;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主要技术需求包括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工业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技术,工业与生活废水处理技术,居民生活节水技术,高效防洪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新型肥料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与草原病虫害防治技术,速生丰产林与高效薪炭林技术,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农业灾害等观测与预警技术等。
 
  (二)能力建设需求。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主要需求包括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减缓和适应的政策分析、信息化建设、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培训、国际交流、学科建设和专业技能培养等能力建设;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开发气候变化适应性项目,开展极端气候事件案例研究,完善气候观测系统,提高沿海地区及水资源和农业等部门适应气候变化等能力建设;在技术转让与合作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及时跟踪国际技术发展动态,有效识别与评价气候变化领域中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技术转让与合作的对策分析,提高对转让技术的消化和吸收等能力建设;在提高公众意识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制定提高公众气候变化意识的中长期规划及相关政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宣传教育网络和机构,培养宣传教育人才,面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利益相关者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引导公众选择有利于保护气候的消费模式等能力建设;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需求包括分布式的气候变化信息数据库群,基于网络的气候变化信息共享平台,以应用为导向的气候变化信息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公益性信息服务体系和发展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等能力建设;在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方面,主要需求包括满足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需求的统计体系,确定主要排放因子所需的测试数据,清单质量控制、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评价、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等方法,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数据库等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