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发生,并且在不断发展。全球变暖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本身是会发生变化的,不论振幅还是振荡周期。 近日 , 世界气象组织(WMO)表示,目前一些监测数
海河流域已经成为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区域,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全国平均值的1/7和1/9,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短缺对京津冀生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我国西北地区,占面积不到5%的绿洲哺育着该地区95%以上的人口,是该地区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能否对其有效保护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社会经济发
气候在变化吗如何看待怀疑论者的不同声音?全球是在变暖吗为什么这几年人们感觉有点冷呢?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地球工程能够拯救地球吗? □本期嘉宾: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院士
地球是一个多水的星球,然而水分集中在海洋与南极洲、格陵兰的积冰里,在人类生活的陆地上只有依靠水分循环才能从海洋获得水分。各地干湿程度与旱涝灾害无不决定于水分循环。
政府间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IPCC)每5年左右出版一套报告;包括评估、影响及对策3卷。第一卷是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2001年出版了第三版,简称为第3次评估报告。由于报告是集中了
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原因,为物种的多样性与各种生物特性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因而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 在物种选择的各种因子中,气候无疑是最重
湖北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水稻生产又在湖北占据重要的位置。由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承担的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研究成果表明,近50年来,湖北农业气候资源及
我国农业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东部地区。干旱在北方主要农业区有不同程度的扩大,造成了我国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应继续加大农业投入,
在世界历史上,干旱曾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重大干旱事件甚至影响到人类文明进程和历史朝代的更迭,世界著名的古罗马文明、玛雅文明等许多人类灿烂文明的消失就与重大干旱
暴雨预报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要通过深入研究暴雨形成的机理、完善暴雨预报模式、增加观测网密度等来不断提高暴雨预报预测准确率。 广州大暴雨预报并不差 最近,我国南方连
东北冷涡最引人关注的特点是其诱发的中小尺度系统,在东北冷涡的形成、发展、持续,甚至消退期均可伴随暴雨、冰雹、雷暴、短时大风,甚至龙卷等强对流天气。 我国东北是北半球
随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有关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空中云水资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霾出现日数明显增加,到21世纪,我国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霾出现日数几乎都超过100天,其中部分大城市区域超过150天,这都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霾日变
从3月中旬开始,甘肃省进入沙尘天气多发期。从3月12日-22日,已出现了两次沙尘暴天气和4次扬沙天气。去冬今春,甘肃省河西降水偏多,雨雪充沛,沙尘暴会不会比往年同期减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