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暴雨预报究竟难在何处?

发布时间:2019-12-25 16:01来源: 未知
暴雨预报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要通过深入研究暴雨形成的机理、完善暴雨预报模式、增加观测网密度等来不断提高暴雨预报预测准确率。
 
  广州大暴雨预报并不差
 
  最近,我国南方连续遭遇多场大暴雨袭击,造成严重的灾害。对此,社会上不少人对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提出了质疑,埋怨预报不准、不及时。公正地说,就影响广州的这几场暴雨而言,对“5·7”当天的暴雨预报确实不怎么好,但紧跟其后的几场大暴雨预报还是挺不错的。
 
  “5·7”暴雨突如其来,又发生在槽后锋前,按一般天气学原理是报不出来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进行了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研究,“锋前暖区暴雨”就是该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如按此观点推演,这场暴雨还是可以预报的。当然,出现历史罕见的暴雨强度是不可能估计到的,这受到当前科技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不能责怪气象台。
 
  不过,事后有人以诸如全球气候变暖或城市化效应来搪塞,就没有说服力了。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一次局地性暴雨过程与其并无直接关联;对于强暴雨来说,城市化效应不可能产生如此大的能量,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全球变暖和城市化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广州岂不是经常会出现这类罕见暴雨?
 
  当前暴雨预报的三大技术难点
 
  暴雨预报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特别是这种罕见的特大暴雨,几乎不可能在几天前就预报出来。对于目前的暴雨预报,即使发达国家的预报准确率也只不过20%~30%,而我国现有的预报还达不到这个水准。
 
  究其原因,首先是对暴雨的形成机制认识不深。我们知道暴雨的形成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汽、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大气不稳定层结等必要条件,但并不清楚它们要达到多大量级才能形成暴雨,更不了解暴雨的内部结构和形成机理,特别是对罕见大暴雨的形成更是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次,正因为对暴雨形成的机理不清楚,所以现有的暴雨预报模式还不够完善。报暴雨落区还算可以,但报落点和强度就不太理想,特别是罕见暴雨基本上报不出来。
 
  第三,暴雨是中尺度系统,但现有的气象观测网基本上是大尺度的。部分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安装了大量自动气象观测站,大致可作中尺度分析,但只限于地面。而暴雨是三维空间结构系统,像偌大的广东省只有几个高空观测站,漏网的暴雨肯定很多,虽然有卫星云图可作补充,但也只是大范围的,不足以反映高空暴雨结构。正因如此,不要说预报暴雨,即使事后也还是无法解释一些罕见大暴雨的形成原因。
 
  反思:如何加强机理和方法研究
 
  目前我们虽然无把握提前若干天预报每场暴雨,但可以充分利用雷达作出短时临近预报,更可以通过细致的预报服务,弥补短期预报的不足,这就要求预报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此外,做好暴雨预报,必须加强对暴雨的研究,包括对暴雨机理和预报方法的研究。不仅要研究模式,也要加强资料分析。目前,某些地区的地面资料基本上可以满足暴雨分析的要求,但要作三维机制的分析,还必须加密高空观测网。过去国内对暴雨作了许多研究,国家投入也不少,但一些研究往往是虎头蛇尾。例如,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研究,初步研究完成了,资料也收集了,却未有深入研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地面自动站网建成了,却未见多少研究成果。还有一些重复研究,有一些学报上发表的有关文章,内容和结果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大同小异。再就是理论研究如何与暴雨预报相结合的问题。
 
  另外,气象资料如何共享,如何保证高校、科研单位开展研究的需要,仍然是一个尚需进一步解决好的问题。各个部门应该密切合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同攻克暴雨预报的难关。
 
  当然,要做好暴雨预报,还需要逐步增加观测网的密度,加强资料整理和分析;也有必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预报模式;同时,不断总结预报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