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美食 >

北京这一条“羊肉胡同”

发布时间:2023-06-11 16:38来源: 未知

北京的天,可算是凉下来了。

上一波疫情的余悸,渐渐从城六区消失,人不能总闷在家里,是时候出门转转了。

也别跑远了,找一片胡同逛逛,老树小房可以遮荫,咬一根冰棍,开一瓶北冰洋,听旧时王谢堂前的闲话,找回一点人气儿,比逛商场有意思。© 图虫创意

尤其北京好多胡同,听起来就很诱人。

炒豆胡同的炒豆好吃吗?羊肉胡同会不会一条街都是涮羊肉?都脑补出一幅风情画来了。

北京人起地名,从来简单直接,有什么说什么。古都千年,不缺文人墨客,可起地名的权利,老百姓最大。都知有妙应寺,可大伙还是叫它白塔寺,俗名儿永远好使。

包括拿食物给胡同命名这事儿——他们把全城最爱吃的一口,全都明晃晃写在地图上,告诉你来北京,不能缺这么几顿。首先,当之无愧的第一是羊肉——

一个北京,竟然先后曾有五条羊肉胡同,分布各处,同名同姓。

就北京人对羊的痴迷来说,这很合理,除了羊毛,羊身上长什么他们吃什么——

上脑肉切片,炙子上烤得滋滋冒油,后腿涮锅子,桃红李白灿若云霞,肋条腰窝做烧羊肉,羊蝎子火锅吃美了来把抻面,爆肚脆嫩如鲜黄瓜,羊尾炼油炒麻豆腐,羊骨头熬汤煮面打卤,羊头肉切得飞薄送酒,那卖羊头肉的小贩,连羊角都要钻空了,盛满味道独特的花椒盐儿!

哪样都不糟践。就这么大的需求量,这么多的工序,没有几条羊肉胡同,真供不起北京人这么爱吃。

其中最有名的一条,是阜成门附近的羊肉胡同——在老舍先生的时代,西四牌楼一带本就以大刀宰活羊的生意为多。不过后来,属于它的地标已经是地质礼堂、后来的宝石公司和西四包子铺了。

东单附近,也曾有一条羊肉胡同,后来改叫洋溢胡同了,也曾以美食著称。

然而,它真实的身份,是日本料理来到北京的第一站!▲这条还不是老洋溢胡同,过去洋溢胡同是东西向的

© 北京民声

上世纪20年代,这里就成了北京日料的集中地之一,并且曾有一家兼具饮食和住宿功能的“旗亭”,名叫长春亭,算是当时规格最高的日料了。

抗战前,数着东单牌楼、崇文门附近日本人多,这附近的日料集中程度,不亚于今天亮马桥的提灯街——胡适的第一顿日料,就是在北京跟芥川龙之介吃的。

直到解放后,北京的日料还存续到文革前,1983年友好宾馆的“割烹·白云”又把这茬续上,北京人吃日料的历史从羊肉胡同起,已有百年了。如今还卖羊肉的羊肉胡同,大概只有一条。这一条胜过多少条,货真价实,如假包换——

明朝它还叫羊肉胡同,后来改叫生肉胡同,与之相对,旁边还一条熟肉胡同。它俩就是今天的寿刘胡同输入胡同,都在肉食者的天堂牛街!

洪记小吃店,提上一兜子松肉牙签肉,别忘了多等一会牛肉大葱包子出锅,咬一口喷香;隔壁年记熟食,买酱牛肉跟掌柜的要点儿原汤回去煮面;嫌聚宝源的涮肉排队长,连客轩也成;大顺堂是街坊们认了几十年的清真炒菜,吐鲁番是北京第一家新疆餐厅……这还只是熟的,旁边牛羊肉市场,想涮想烤,什么没有哇?

哪怕北京就这一条“羊肉胡同”,那都够过瘾的。北京人爱的除了羊肉,另一个就是——雍和宫有酱房东夹道,也有酱房西夹道,缸瓦市则有大酱坊胡同和小酱坊胡同。

他们不但真爱吃酱,而且把酱提到了一种崇高的地位:

凡是叫“酱XX”的,主角绝对不是后头那道主料,而一定是酱。

在北京吃酱牛肉,那一定是真正的“酱”牛肉,软烂的熟肉里必然有小粒酱豆在,而不是拿酱油随便一炖,清酱和黄酱,那待遇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