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投资超九亿,湖北将建大型儿科医疗中心

发布时间:2020-04-18 13:44来源: 未知
投资超九亿,湖北将建大型儿科医疗中心

  4月15日,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公示了国家卫健康委于3月25日批复同意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关于请求审批光谷院区儿童医疗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请示》。

  

  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官网截图

  公示显示,请示批复通过以后,将投资93,953万元在湖北省武汉市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内建设总面积104,709平方米,包含门诊、医技、住院等功能用房的大型儿童医疗中心工程。

  据悉,该大型儿童医疗中心工程的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和医院筹措资金共同解决。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出台

  据悉,湖北省此次投资9亿多建设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儿童医疗中心工程是为了补齐湖北省儿童医学的薄弱短板,以此来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事业发展,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2019年全年医保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72万人次,其中长三角地区累计结算64.6万人次。可见由于我国不同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聚集了全国绝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于是出现患者跨区域就诊、向大医院集中的现象。

  其中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等重大疾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儿科、妇产和精神等专业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尤为突出。据国家卫健委2017年对全国三级医院收治的出院患者数据显示,骨科、普外为主的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为主的内科;以及妇产科、儿科、肿瘤科收治的异地就医患者占异地就医患者的75%。

  为了解决患者异地就医、跨区域流动问题,在2019年初,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要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临床专科建设为抓手,稳步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区域、省域建设医学高地,让疑难危重患者在区域内能够得到有效救治,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条件。

  负荷重、流失率高,儿科医生数量不足

  近年来,我国儿科医生短缺、流失现象尤为突出。

  据权威学术期刊《儿科学》(Pediatrics)在2019年7月刊登的一项最新的关于中国儿科医生现状调查报告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135524名儿科医生,每万名儿童只有6名儿科医生,我国儿科医生数量缺口巨大。

  据悉,此次全国性儿科医生现状调查报告是由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前任会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候诊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

  除了儿科医生数量不足,我国儿科医生流失现象也很严重,可谓是雪上加霜。以浙江省为例,据新华社报道,前几年,浙江儿科医生流失率超过30%。而据上述调查显示,2011至2014年,中国儿科医师流失率高达11.5%,学历越低,职称越低,流失率越大。

  工作量大、待遇低、压力大、医患关系紧张,儿科医生尤甚,该报道研究显示负荷重、待遇低是导致儿科医生数量不足、流失的主要原因。

  面对我国儿科医生严峻的现状,孙锟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时表示研究发现35岁以下医师是儿科医师的最主流群体,约占46%,因此他建议,要采取具体措施加强青年儿科医生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提高薪酬待遇,增加青年医生的岗位自豪感。

  此外,孙锟教授还表示医生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盘活儿科资源的存量是短期内改善状况的好思路。他认为发挥儿科医生的潜力,鼓励儿科医生多点执业,尝试在本系统和联合体内进行,既可缓解儿科医生人手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调动儿科医生的积极性,提高收入,使儿科医生既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又能保持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