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容易多发哪些疾病
发布时间:2020-03-20 14:55来源: 未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气温逐渐转暖,气候也更加的怡人。但是春季也是疾病高发的时节,因为人们从寒冷的冬季过度到温暖的春季,人体还没有完全适应季节,免疫力较弱。再加之春季气温转暖,病毒和细菌滋生,人们很容易会生病。尤其对于体质较弱的儿童和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并且在春季,由于气温的不稳定,昼夜温差相对较大,还会导致很多中老年朋友身体的很多疾病旧病复发,并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在春季做好疾病的防御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春季容易多发哪些疾病,人们该如何做好疾病的防御和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更多专业知识订阅可以搜索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爱问360 】
【春季多发疾病】
大家都知道,春季是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节,对于身体免疫力较差的老人和孩子来说,疾病更是容易找上门。在说到如何预防疾病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春季都容易多发哪些疾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造成的。这样我们才能懂得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下面是7种春季高发的疾病,和相关的预防措施,我们一起来看看。
-
溃疡病
春季机体代谢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种种,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或诱发溃疡病。溃疡病人应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防寒保暖、稳定情绪。
-
上火
春天虽然气候适宜,但风多雨少,人体内的水份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
-
心血管病
春季,人的情绪处于旺盛期,加之春寒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体内脱水而血液黏稠,易引起心血管病。这段时期应注意保暖、补水,稳定情绪。
-
甲型肝炎
凡出现发热,吃不下饭,感到恶心、呕吐、乏力、面黄、小便像浓茶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
红眼病
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易发于每年的春夏之际,且极易在学校、厂矿等集体单位暴发。红眼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接触传染,因此应养成讲卫生、爱清洁、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切忌用手揉眼;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到游泳池游泳和到公共浴室洗澡。家里发现此种病患者,须用桑叶10克、菊花20克泡水代茶饮,以预防红眼病。
-
哮喘
春季是哮喘病的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了植物花粉、微尘等物质后,就会诱发此病。预防:应减少到有花粉的地方去,外出应戴口罩。
-
过敏性鼻炎
本病的发病呈季节性或常年性,春季多发。由于春季是花粉密度大的季节,患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花粉,粉尘等物质后引起过敏。预防:减少到含植物花粉,粉尘高的地方去。
【春季防病注意事项】
春季高发疾病,因此,我们在享受春季百花盛开的美景之时,也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预防。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安全,我们在春季都应该做到哪些预防疾病的措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注意保暖:注意冷暖的变化,适当增减衣服。
2、注意室内通风: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尤其在学校或医院发现有感冒病人时更应使空气流通,防止大面积传播。
3、注意饮食:合理饮食,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中医认为内热易引起处感风寒,易患流感。
4、多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5、不要熬夜: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7、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春季防病食疗】
在春季,预防疾病,我们除了要注意日常的保健,远离病毒高发地带,注意卫生安全。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饮食对身体进行滋补,提高我们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几款春季防病的养生食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家尝试制作,一起来看看吧。
地黄粥
材料:地黄500克,白蜜120克,大米、酥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地黄洗净捣汁,加入白蜜,熬成膏状放入冰箱贮存,每次用10克。将大米约50克煮粥,粥熟时加入地黄膏10克,酥油少许。每日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咯血,阴伤便秘等症。如用于补肾肺,可在粥中放入熟羊肾,切碎同食。如在粥中加花椒、姜则有温中祛寒、回阳通脉之效。
防风粥
材料:防风12克,葱白碎2克,大米60克。
制作方法:将大米洗净加水适量煮成稀粥,加入防风药液(提前煮好),葱白碎文火稍煮,即可食用。
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重者,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周身酸痛等。因其能发表、祛风除湿,所以可用于老人周身骨节疼痛、头痛目眩等症。食用时忌油腻、生冷之品。调味宜清淡。风湿热痹症者不宜食用。
紫苏粥
材料:紫苏叶6克,大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放入紫苏叶煮沸1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汁和红糖,搅匀即可。
功效:紫苏叶味辛,性温,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解郁化痰等功效,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大米同煮,有和胃、散寒、解表作用。对于体弱者、偶感风寒者有效。风热感冒或咽喉肿痛者不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