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有这4种异常,警惕肝出了毛病,3件事再
发布时间:2020-01-17 14:37来源: 未知从西医解剖角度讲,肝脏,是唯一没有末梢神经的实质性器官,又称为“哑巴器官”,所以,当肝脏受损后,身体不一定会有明显的表现。
中医认为“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所以,睡眠好坏,也能反映出肝脏是否出了毛病。

睡觉时,有这4种异常,要警惕肝出了毛病!
异常一:难以入睡
正常来说,人躺下不久就能入睡,但,有些人睡觉时,翻来覆去地难以入睡,这可能是肝功能受损使肝气郁结,气血亏虚导致了睡眠障碍。
对严重者来说,可能会出现神经衰弱、抑郁症等表现。

异常二:睡觉磨牙
睡觉磨牙有很多原因,除了牙齿问题,可能是压力过大、睡姿不对、肚子里有寄生虫等,也可能是肝火旺盛,导致身体产生虚热,引起的磨牙。
肝火过于旺盛,体内热毒积聚,会出现磨牙的反应,这样不仅会影响睡眠,也说明肝功能出现异常。

异常三:睡觉腿抽筋
中医认为“肝主筋”,若体内肝的毒素堆积过多,会影响身体排毒,也会影响到筋。
若睡觉时,经常出现小腿持续性抽筋,要警惕,可能是肝出了问题。

异常四:凌晨1-3点易醒
正常来讲,凌晨1-3点时间段,是肝经当令时间,全身血液要回归于肝脏进行排毒。
若总在1-3点这个时间段醒来,可能是肝脏出了问题,导致排毒功能减退,气血运转不畅,所以,这个时间人容易醒来。

睡觉前,这3件事会“加速”肝受损,再想做也要忍忍!
第一件:酒后“房事”
睡前喝酒,本身就是一件伤肝行为,酒精进入体内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还会降低睡眠质量。
而酒后进行“房事”,对身体伤害更大,酒精在体内,对肝脏、心脏、肾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房事”过程中,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很容易使身体“透支”。

第二件:吃宵夜
睡前吃宵夜,会增加肠胃消化负担,也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
人在入睡后,肝脏要进行自我修复,睡前吃东西后,全身血液不能在解毒时间内回归于肝脏,容易使体内毒素滞留,同时,会增加脂肪肝的发生。

第三件:睡前吸烟
很多烟民习惯在睡觉之前抽支烟,主要是满足自己的烟瘾,但睡前吸烟容易导致失眠。
因为吸烟有提神的作用,尼古丁进入体内,有一部分会很快进入大脑,刺激大脑激活释放多巴胺,让大脑兴奋,产生愉悦感。
但,尼古丁很快就会排出体外,促使多巴胺减少,烟民就会出现烦躁不适,影响睡眠。

养肝就是养命,谨记“3个字”,肝会越来越好!
一,饮
饮,少饮酒、多喝茶,减少伤肝事,多做养肝事。
俗话说“小酒怡情,大酒伤肝”。其实,不管喝多少,只要含酒精,就会增加肝脏负担。
每天一杯护肝茶——硕参苦荞茶,养肝、护肝、增强肝脏修复
配方:取硕参、蒲公英根、黑苦荞按3:3:4搭配,制成代茶饮,每日冲泡即可。

硕参,是从欧洲引入的一种特种食材,后被我国药典收录。
硕参,归肝经,有很好的保肝护肝作用,其提取物可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达到很好的保肝功效。

蒲公英根,有保肝、清肝毒,预防肝损伤的作用,对急慢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同时,蒲公英含有蒲公英甾醇能影响其中人体中间代谢,间接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起到保肝作用,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黑苦荞,含有黄酮类成分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有一定的疗效。
三者搭配在一起,有养肝护肝,增强肝脏修复的作用。
二,吃
民以食为天,养好肝,要懂得如何吃。
切记,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一定要杜绝,尤其是45岁后。

多吃青菜,补充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为肝脏“加油”。
新鲜的蔬菜中富含肝脏所需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A、铁、锌等营养。
如,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进入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利于补肝明目,有助于改善夜盲症。

三,动
多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体内毒素排出,还有利于减重,降低或改善脂肪肝。
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尽量微微出汗,避免大汗淋漓。

午饭后,可闭目养肝:
闭眼睛,能达到养肝明目的作用。
闭目降气,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珠发热发胀,便觉得燥怒平息。
中医认为“肝主目”,养好眼部,对肝脏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