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得要命!小伙不吃不喝,居然是因为一颗“石
发布时间:2020-01-11 15:35来源: 未知那是一个周末的傍晚,20岁的浙江宁波的小伙儿小宇急匆匆赶到当地的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
“我将近20个小时没有喝水了,也没有吃任何食物,还痛得要命,能帮我瞧瞧吗?!”
一脸愁眉的小宇边说边揉搓着自己的脸,痛苦难耐。
图片来源:网络
接诊的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张建伟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小宇的口腔内右侧颌下腺(舌头下分泌口水的地方)出现红肿,有突起的一个小肿物。B超显示:右侧颌下腺内导管扩张,最宽处5.5mm。
医生判断,小宇这是右侧颌下腺内导管扩张伴结石,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涎石病”。
考虑到小宇口腔处感染严重,医生采取了抗炎加局部湿敷的治疗方案。几天后,小宇疼痛明显减轻,张口也一天比一天轻松了。
1月7号上午9点,小宇的口腔涎石取出手术正式开始,不到半小时,医生从他嘴里把结石取了出来。医生说,这粒“石头”的尺寸是3.6mm�2.2mm,别看不大,却正是小宇这些天痛不欲生的罪魁祸首。
现在,小宇已经顺利出院,“吃不好、睡不香、开不了口”的苦日子也总算结束了。
医生介绍
涎石病是指发生在涎腺腺体及其导管中的钙化性团块 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多见于20-40岁的中青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一般与口腔环境改变有密切关系。像小宇这样颌下腺容易发生结石并不是偶然,一般认为颌下腺之所以好发结石,是由它的解剖结构和分泌唾液的特点所决定的。临床检查可见导管口红肿、流脓,可扪及肿胀的腺体 。病程长者可导致腺体纤维化,从而丧失功能。
小宇平时有爱喝碳酸饮料的习惯,而且口腔卫生也不是很注意。听他说,以前就发生过吃饭时下颌位置有肿胀发疼的现象,但是他都没在意,想着熬一熬就过去了,没想到这次肿胀不见好转,反而越发严重,导致张嘴都费劲儿,进食更困难。
图片来源:网络
张医生提醒大家:多数情况下,涎石一旦形成,都会出现阻塞症状,患者只要及时就诊就能得到妥善治疗;少数情况下,涎液导管表现出来的阻塞症状和体征不明显,再加上患者不够重视,可能会延误病情,从而形成较大涎石。
张医生补充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保持良好的口腔环境,是减少涎石病发生的关键,尤其是马上就要过年了,吃吃喝喝的机会很多,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口腔清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