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立夏,养生先养心

发布时间:2020-01-07 15:33来源: 未知

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立夏养生

 

立夏,养生先养心

 

 

起居调养

中医认为,夏属火,火气通于心,加上气候炎热,汗液外泄,易耗伤心气,令人烦躁不安,故立夏养生要重“养心”。养心首先要做到不损心阳,要避免过吹空调、眠寒宿冷等。

《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后,应晚睡早起,以顺阴阳变化。

 

运动调养

立夏以后气温升高,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过度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故可选择瑜伽、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活动强度以不感到疲惫为宜,以减少心脏负荷。

总之立夏要注重心的养护,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饮食调养

立夏后,五行的气运转为“火”、五脏转为“心”,“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故夏季养心尤为重要。夏季心火较盛,饮食应以清淡蒸煮类为主,多吃果蔬,及时补水,不贪冷饮,低脂低盐,少食辛辣刺激之物。养心还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立夏后,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湿热交加。中医讲:“暑多挟湿”,容易引发胃肠、皮肤等疾病,所以要做好清热祛湿工作。可多选择黑米、豆类、芹菜、莴笋、山药、陈皮、莲子、百合等健脾祛湿、清热生津的食物。

 

立夏,养生先养心

 

 

立夏,当养心

 

立夏过后,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盛的一个重要节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发生一定的改变。

根据五行学说,夏季与心气相通,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应当顺应之,因此,立夏养生关键在于“养心”。

 

立夏,养生先养心

 

 

夏季气温高,人体血管易于扩张,血液畅通易行,此时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夏天昼长夜短,人们的活动量相对增大,睡眠也相应减少,天气炎热,出汗易多,这就使体内的消耗增多,血液循环加快,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即“逆夏气可伤心”。此时,如不注意加强对心脏的调护,则易受到伤害。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易增加,甚至因此而发生中风或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