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美食 >

杀猪菜 沟帮子熏鸡 摔碗酒、一些关于中华美食的

发布时间:2023-03-31 12:18来源: 未知

大抵是因为从事三农工作的缘由,每到一地总是希望了解一些当地独特的优质农产品和特色美食,也十分愿意听取当地人介绍相关历史沿革、文化典故和坊间传说。虽然亦真亦假,但作为酒席间闲聊谈资,总是乐此不疲。其后空闲时也会查查资料,对那些掌故趣闻加以佐证,久而久之积累了一些素材,整理一下,略觉滋味,遂贴上几则。

 

东北特色——杀猪菜

 

如果我们说起东北菜的特色,大家一定会想到“杀猪菜”。的确,一锅杀猪菜在东北人的饮食习惯里占有不可取代的象征意义!

 

东北的农村,一般多在腊八之后宰杀年猪,故民间流传有“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的民谚。人们把刚杀好的肥猪肉切成大块放进锅里,加水放盐,然后边煮边往里面添入酸菜、粉条,等到肉烂菜熟后,最后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蘸着蒜泥汁吃。或者是把三者合一大盆上桌,大碗盛菜。哥几个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围着炕桌大声唠嗑、大口喝酒,那份畅快透着东北人的通透豪爽!

 

杀年猪,是东北农家一年中的一个特殊日子。平时日子省吃俭用少有荤肉。每家大都养几头猪,虽然卖猪收入是农家一年主要的来钱之处,但绝对少不了留一头杀猪过年,一来东北冬季漫长,猫冬期间为了身体适应寒冷气候需要高热量的动物蛋白,二则一年辛苦劳累,到年节也要接亲待友过得丰富一点,任何其他的需求都没有吃上一桌杀猪菜来的实惠痛快。因此,杀猪这一天,村里的本家叔侄、妯娌姐妹还有邻里乡亲,甚至嫁到外村的闺女女婿,全都被邀请来家里吃这顿杀猪菜,这一天就连清冷的空气也洋溢着一股暖暖的喜庆气氛。

 

对东北人而言,年关杀年猪,邀请邻里亲友吃杀猪菜的重视程度绝不亚于过元旦、春节,不是过年胜似过年,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在东北农村虽然杀年猪的时间腊八节前后,但都约定俗成地遵循着一定的乡俗规则,那就是错开前后时间一家一家安排宰杀。因为一要考虑有手艺的屠夫时间,二来也需要亲友们帮忙。更重要的是轮开了节奏尽可能的邀请更多的亲朋好友来吃杀猪菜,比的是谁家邻里关系亲和;看的是谁家人丁兴旺六畜安;赛的是烹饪手艺菜肴香!

 

东北人的杀猪宴还有一份独特的地域文化表现,东北人个性中那份直率豪爽与善言幽默在一吃、一喝、一逗、一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丰盛的杀猪菜,吃出了儿女情长,吃出了邻里和睦友爱,吃出暖暖乡情,更吃出了城市化渐行渐远的那股浓浓的年味。

 

东北最地道的杀猪菜,一是林甸,二是双城,一道地道的杀猪菜名扬远播、四海留香。杀猪菜成为东北菜的精髓和符号,犹如东北饮食文化的一面旗帜。

 

天津特色美食——津门三绝

 

旧时有句老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说的是北京人会说,嘴皮子倍儿溜;天津(也叫天津卫)人爱吃,美食倍儿多;旧社会衙门里的师爷大都是保定人,由此而形成的民间顺口溜。

 

天津传统美食里的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声名远播,誉满中外。

 

先说说三绝之首的“狗不理包子”。

 

说起狗不理包子,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为什么叫狗不理包子,多数人却不知所以。实际上在天津对狗不理包子名称的来历也有两种说法。流传最广的是:100多年前,一个乳名叫“狗子”的包子铺小老板,因其包子味美,顾客盈门,他既当掌柜,又当伙计,无暇顾及与人多说话,当地人取笑说: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久而久之说顺嘴了便以“狗不理包子”被人们口口相传而出了名。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当年在天津有一个刘家蒸食铺的面食铺,其中有个小伙计小名叫“狗不理”,大概是因为迷信,父母为了好养而起了这样一个贱名。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狗不理”在店里专管做包子,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卖得很快,受到人们的称赞。人们喊惯了他的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制作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

 

不管这两个传说哪个是正史哪个是野史,正宗的官方介绍,“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因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一个名叫高贵友的年轻人创立。高贵友14岁来天津学艺,因为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狗不理包子铺老字号的总店座落在天津市和平区山东路77号,除此之外在天津开设了五家分店。改革开放以后,又陆续在国内的北京、杭州、桂林、哈尔滨、石家庄、泊头、包头、沧州、邢台、北戴河等多个地区进行联营,开设了分店。并且在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也开办了狗不理包子分号或者连锁特许经营,其美味已经走出中国天津,名声已经传向世界。

 

再说说十八街桂发祥大麻花。

 

天津桂发祥大麻花问世于20世纪30年代,因它的发祥地就在如今天津河西区东楼十八街一带,所以俗称“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的创始人是河北大城县人范桂林,1924年,年仅9岁的范桂林与11岁的二哥范桂才,由母亲带着逃荒要饭来到天津。几年后年仅13岁的范桂林就到东楼十八街的一家麻花铺当伙计,他每天帮工炸麻花,然后提着食篮沿街叫卖。范桂林在学徒和帮工期间,细心揣摩,认真学习,熟练地掌握了炸麻花的配料成分和炸制的火候技艺。1936年,范桂林辞了工,自己在东楼十八街附近摆设小摊,炸制麻花叫卖。他炸制的麻花好看又好吃,很受顾客喜爱,所以小摊生意很好,很快就积攒起了本钱。在十八街附近买下一间小店面,正式开了一家麻花铺,起字号叫“桂发祥”。

 

桂发祥的炸麻花用的面是由热油糖汁和成的半发面,还创造性的在麻花白条中间夹放一条含有桃仁、桂花、青红丝、冰糖等各种配料的酥馅。经过这样制作的坯料,炸出来的麻花金黄酥脆,风味独特,而且干燥环境下存放多日仍然酥脆口味不变。此外,桂发祥还有一个独门绝技就是能炸出几斤重的大麻花,而且里外一样酥脆,这是其他店铺难以做到的。这些大麻花不仅色香味美,而且造型美观,简直像绝妙的艺术品,令人不忍下口。于是范桂林炸的大麻花出了名,“桂发祥”名闻遐迩,而“十八街大麻花”也成了天津著名的美食特产。

 

最后说说“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的“耳朵眼”三字,与狗不理包子的“狗不理”三字一样,当初都不是真正的商店字号名称,耳朵眼炸糕曾经启用过一个字号叫“增盛成”,但并不为人所知。之所以让耳朵眼炸糕美名在外、闻名遐迩,是一个叫刘万春的回民于清末光绪年间在一处只有一米宽狭小的胡同口摆摊卖炸糕而得名,因为这条胡同就叫耳朵眼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