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胰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有15%

发布时间:2023-11-13 00:23来源: 未知
“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进展迅速、生存时间短,因此被称为‘癌症之王’。”北京中医医院明医馆主任医师赵文硕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女性第11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
“为何胰腺癌确诊时基本为中晚期?”石军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解释,“从疾病本身来讲,胰腺位于腹部深处,检查时容易受到周围脏器,尤其是空腔脏器气体的影响,诊断效率容易受干扰,尤其是较小的胰腺癌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就是胰腺癌早期没有什么特异性症状,加之大众对于胰腺癌了解较少,容易被忽视,或者被病人当作胃病等,从而耽误就诊。”
而胰腺癌患者确诊后有效生存期短,与其确诊时间、生物学特性等因素有关。生物学特性方面,“胰腺癌的生物恶性程度非常高,且容易转移,从而影响整个机体的状况,病人病情的恶化到去世基本都在三个月左右,期间会伴随着多器官衰竭与剧烈疼痛,术后5年生存率仅有5%~15%左右。”
石军曾接诊过一个21岁的女孩,她在大学体检时查出疑似胰腺癌,“来我们医院确诊为早期,于是马上进行了根治性手术,但在术后三个月仍复发恶化。”从医多年的石军表示,也有非常多超乎意料的案例,“有一个75岁的晚期胰腺癌女性患者经过手术后,术后出现了无法再次手术的局部复发,但在经过药物等综合治疗后有效生存期超6年,最终因其他疾病离世;还有一个原本预估生存不过两年的70岁男性病人在接受手术与药物治疗后,至今仍遛弯买菜两不误。”
近年来,我国胰腺癌诊治获得进一步发展。赵文硕表示,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能更早的发现病症从而获得手术机会。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技术手段正在胰腺领域取得进展;而以外科为基础的胰腺癌综合治疗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由传统手术优先的诊治模式进入了多学科诊疗协作时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胰腺外科现任科主任刘亮教授曾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通过多学科诊疗协作,创新‘转化治疗后序贯根治手术’等逐渐‘变不可切除为可切除’。”
“胰腺癌的综合性治疗手段也在不断丰富,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虽未取得革命性突破,但也有积极进展。”石军介绍,“一些胰腺癌靶点治疗的实验当中,不管从实验室还是从临床试验来讲,都可以看到有积极效果。”赵文硕也表示:“当前化疗药品也进一步丰富,这同样给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而在靶向治疗方面,虽然胰腺癌的靶点较少,但是业界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靶点并有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