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重视肺癌术后辅助治疗 提升药品可支付性

发布时间:2023-09-18 02:16来源: 未知

肺癌要早筛早诊早治 将防治关口前移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堪称“癌症头号杀手”,严重威胁国民健康。数据显示,肺癌每年新发患者数量约82万,死亡人数71.5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90%,早中期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切除后仍有30%-70%的患者术后复发、死亡。

  “吸烟人群;长期暴露在二手烟、油烟、高致癌物质的环境人群;以及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结核等疾病患者等人群都是肺癌的高危人群。”胡滨表示,“早筛早诊”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常用5年生存率来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生存时间超过五年,又无任何复发迹象者,就可以认为临床治愈。建议45岁以上人群尽早做肺癌筛查,早中期发现并规范治疗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提高至70%以上。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肿瘤早中期筛查发展,在政策层面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要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着力于控制癌症危险因素,降低我国人群癌症发病风险。对于肺癌防治工作的开展,金雪晶介绍说:“国家从肺癌的一、二、三级预防切入,鼓励建立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在控制导致肺癌的危险因素、推广肺癌早诊早治策略、降低肺癌患者治疗负担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自2005年起,我国相继开展多项包含肺癌筛查在内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如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逐步建立起我国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网络,切实提高了我国居民肺癌筛查参与率和早诊率,降低了死亡率”。

  筛查制度上,我国目前每年为超过22万的项目地区居民提供肺癌风险筛查,每年开展低剂量螺旋CT筛查人次数超过9万,切实提高了项目地区肺癌患者的早诊率和治疗率,有效降低了疾病负担,产生了较好的健康、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外,我国在预防方面也有很大的推动,比如卫健委牵头推进无烟环境建设等工作都是希望可以从源头上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金雪晶说。

  重视肺癌术后辅助治疗 让术后疾病管理“有据可依”

  虽然肺癌有着不可小觑的发病率,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体检尤其是肿瘤筛查意识明显增强,大量无症状的早中期肺癌被检出,并进行根治性手术。但由于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和“易转移”的特点,早中期肺癌出现复发是很常见的情况,这也成了压在肺癌患者心头的一块隐形石头。

  近年来,更精准、高效、低毒的辅助靶向治疗为早中期肺癌患者降低复发率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胡滨介绍:“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临床获益明显。目前我国肺癌辅助治疗主要包括辅助化疗、辅助放疗,及辅助靶向治疗,也是国内外权威指南优先推荐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