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查出肺结节做到这些大可不慌
发布时间:2023-09-05 23:29来源: 未知近年来,大家对肺部健康格外关注,尤其当首次胸部CT检查出肺结节,更加焦虑紧张。到底什么是肺结节?得了肺结节应该怎么做?平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肺部健康?又该怎样科学预防肺癌?近日,在中国青年报《科普一下·肺结节专题》直播中,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教授。
得了肺结节别恐慌,按时复查是关键
肺结节是一个医学专有名词,指在肺部出现的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结节影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肺结节的大小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它们可以是良性的(非癌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癌性的)。如果首次胸部CT发现肺结节,医生会根据肺结节的直径大小、边缘光滑或有毛刺,以及密度、位置和可能的恶性程度进行评估,通过定期复查,决定临床是否干预,制定个体化的复查和诊疗计划。
支修益在4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科普宣传工作不到位,大部分“肺结节人群”会产生过度恐慌的情绪,因为情绪不好导致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全家人的幸福指数受到影响。有些人认为肺结节早晚会转变成肺癌,甚至“一查到有肺结节就把遗嘱写好了”。有的查出肺结节的人受网上“伪科学”的影响,以为一旦发现有肺结节就必须尽快直接切除掉,四处托人主动要求医生尽快手术切除肺结节,导致有许多医院胸外科出现了过度手术的情况,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对的。
支修益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随着近几年新冠病毒防控工作的开展,胸部CT大量应用,数以百万、千万计,甚至亿万计的肺小结节通过胸部CT检查被发现。这些肺结节可能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有,并不是刚刚长出来的。国内外的研究数据表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长足发展,第一次做胸部CT检查后发现的肺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的。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肺结节就像眼角的皱纹,头上的白发一样,仅是岁月的痕迹而已,可能只是因为小时候得过肺结核、肺炎或胸膜炎才会存在,所以再次强烈呼吁‘肺结节人群’千万不要过度恐慌。”
而绝大多数的年轻人本身就不是肺癌的高发、高危人群,如果没有肺癌家族史、没有长期吸烟史、没有既往肺部疾病史,只是健康体检中首次做胸部CT检查发现了一个肺结节,只要坚持每年的健康体检,遵医嘱定期复查胸部CT即可,不需要过度频繁地复查胸部CT。支修益建议:“先定期复查3次胸部CT再说。千万不要急于手术,最后把一个良性的结节给切掉了。如果没有找到导致肺结节产生的原因就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等,三到五年,甚至十年以后,还有可能再得肺结节。”
肺结节形成因素多,减少“心霾”也重要
导致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由于肺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器官,所以肺的健康、肺功能和质量,跟每个人接触的室内外空气质量密切相关。生活在雾霾天气较严重地区的人群,在水泥、化工、煤炭和重金属等环境下长时间工作生活的人群,肺的健康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部分人群的肺结节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或其他行业的人群。
不仅仅是室外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的影响、室内的空气质量对肺健康也很重要。烟草烟雾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样,都属于一类致癌物质,烟草中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几百种有害物质,明确的致癌物质有69种。如果烟民朋友吸烟时间超过20年,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乘以吸烟年数——记者注)超过400,得肺部疾病,如肺结节和肺气肿甚至出现肺癌的概率要明显高于不吸烟的人群。专家提醒,长时间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烟也遵循同样的道理。不吸烟的人如果长时间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也会受到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有毒物质、致癌物质的危害。三手烟则是烟草烟雾遗留在沙发、地毯、窗帘等室内纺织品和家具表面上,以及烟民的头发、衣服、皮肤上的沉淀物,如果家中有患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孕妇或儿童,建议烟民朋友在外面抽完烟以后,消除烟草烟雾带给家人三手烟影响,再进居室、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