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共建共享健康湾区
发布时间:2023-08-13 23:36来源: 未知在人们印象中,流感多见于冬春季节,实际上,在我国南方地区,还有一个夏季流感的“小高峰”。近日,新华网《医防大咖谈流感》栏目邀请了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谢旭和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曾祈殷医生,结合今年以来的流感流行情况,解读粤港地区流感科学防控的相关话题。
一年两次流感高峰,给防控带来更多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此地流感的流行规律与大多数位于温带气候区的内地省市有所不同。谢旭介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流感主要发生在寒冷的冬季,而在粤港澳大湾区,南方流感一般会出现冬季和春夏季两个流感高峰,给流感防控带来了一定难度。
谢旭表示,大湾区的流感病毒优势毒株为甲型HINI和H3N2,以及乙型流感,这三种毒株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轮流出现。今年广东从3月份快速进入了流感高峰,感染攀升的同时,一些医院急诊门诊人数也随之高起,尤其是儿科门诊。
曾祈殷介绍,季节性流感是由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致的呼吸道感染,在香港,季节性流感一般于一至三、四月和七、八月较为流行。根据香港卫生局的公告,自4月起,季节性流感活跃程度持续上升并且超越基线水平,香港踏入流感季节。流感病例的增加导致公立医院的急症室及住院服务压力增加,防控压力比较严峻。
高危、重点人群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全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的,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加强免疫接种更为重要。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五类人群优先推荐接种疫苗: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备孕期妇女。一旦这些人群发生流感感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出现。
此外,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以及一些重点场所人群,也是应该加强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
“对于这些高风险人群和重点人群,希望能够尽量实施免费接种,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谢旭建议。
曾祈殷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和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可减低因流感而入院留医和死亡的个案。除个别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外,所有年满6个月或以上的人士均应接种流感疫苗以保障个人健康。
根据香港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建议,可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人群包括医护人员、50 岁或以上的人士、孕妇、居于护理院的人士、有长期健康问题的人士、6个月至11岁儿童、中学生,家禽业从业员以及从事养猪及屠宰猪只行业的人士。曾祈殷特别提示,人体在接种流感疫苗后需约两星期产生抗体,因此要在流感高峰期之前尽早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