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说话,说话也是稀稀拉拉
发布时间:2023-07-17 14:23来源: 未知若家长了解语言发展的标准,就能注意儿童可能发生的语言沟通问题。根据正常的语言发展顺序,可判断儿童语言发展是否有落后的情形。以下针对语言发展做简单介绍: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语言能力的发展(口头表达能力、言语理解能力)遵循正常的顺序,但明显落后于该年龄段相应的发育水平。
在 2-3.5岁儿童中,语言发育迟缓的比例约为 13.5%-17.5%。随着年龄的增长,部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会在学龄前自然跟上同龄人的语言发育进程,而另一部分则有持续的语言发育困难。在4-7岁年龄段,约有7.4%-9.4%的儿童仍然大幅度落后于同龄人的语言发育水平,这部分儿童将被诊断为语言障碍。在四岁到五岁之间,被诊断为“语言障碍”的儿童,语言问题一般会持续,到了学龄以后还会延伸到和学习相关的阅读、书写方面的困难。
孩子出现什么症状算语言障碍?
儿童语言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可分成八个阶段:
新生儿阶段
新生儿会发出“哭声”和“愉悦声”
2~4个月宝宝
所谓“牙牙学语”,宝宝会开始“玩声音”,发出简单但无意义的声音。
5~6个月宝宝
这时期的孩子会开始用声音与外界沟通。
8个月宝宝
这时期孩子说话内容可能听不懂,但会开始有大人讲话的语调。
10~18个月宝宝
开始会对语言有理解能力,并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字词。通常宝宝说的“第一个字”会在这个时期出现。
1岁半的孩子
大概会10至20个单词进行沟通。另外,这时期孩子肢体动作渐成熟,父母可以带孩子结合“手脚动作”玩声音游戏。
2岁~2岁半的孩子
这时期为“鹦鹉式学语”,也就是孩子会开始模仿大人说话,直到两岁半逐渐消失。
2岁半后的孩子
语言能力急速增加,但有时会因为词汇还不多,因此可能会有口吃的现象。另外,孩子7岁以前讲话不流利仍算正常范围。
造成儿童语言发展迟缓或
异常的原因可简要规划
1.语言问题与“主障碍”有关:
多数患有发育迟缓、孤独症、听觉障碍、脑瘫等儿童,因在学习语言时,缺乏适当的感官、注意、及认知等能力,因此易出现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
2.“单纯的”语言问题:
如:特定型语言障碍。这类儿童未有智力、感官、情绪行为、神经损伤等问题,只有在语言出现迟缓或异常。
3.其他原因:
可能因父母过度保护或忽略、语言学习环境不利、或家庭环境等,造成的语言发展迟缓。
当父母发现儿童在语言表达及理解上,有明显异于同龄儿童时,或父母对儿童的发展有任何担心,可以前往顺义区妇幼保健院的中医科的「语言发育迟缓门诊」,由专业的医生对儿童情况进行问题评估。
切记,3 岁前是治疗黄金期!
父母大多在孩子 2、3 岁左右,就会知道他们有没有语言发展迟缓问题。小朋友在 2 岁后,语言的发展能力已经非常的明显,“在 2 岁时,孩子就会讲一些简单片语,例如妈妈抱抱之类的,而在 3 岁后,小朋友也会用基本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此宝贝在 3 岁以前,父母一定要注意他们的说话方式,千万不要觉得他们只是贵人语迟,就忽略了他们的状况,反而耽误了小朋友们的早疗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