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刚患上睡眠窒息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发布时间:2023-06-22 01:15来源: 未知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爆料,经常在半夜里因自己的打鼾声而惊醒,之后睡不着或频繁醒来。即使一夜睡上7个小时,白天还是会感觉很疲惫。经过检测,她被医生诊断患上了“中度睡眠窒息症”。

“睡眠窒息症”是我国港台地区的叫法,大陆通常翻译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对这种疾病英文病名“obstructive sleep apnoea,OSA”的直译,似乎更加“信达雅”。

睡眠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早在1965年的医学文献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现,被认为是睡眠医学史上最重要的进步之一。

这是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众多不良健康后果相关,而且影响广泛。

医学上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的估计存在很大差异,通常认为至少有高达4%的成年男性和2%的成年女性患有此病症;最高的估计认为,25%的成年男性和10%的成年女性曾经发生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因此,霍启刚并不孤单。

从匹克威克综合征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说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现”还有一个有趣的过程。

医学文献首次报告这种病症的年份是1956年,一位名叫伯韦尔博士的医生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极度肥胖与肺通气不足:匹克威克综合征一例”的论文,

介绍了一位51岁的公司主管,身高167厘米,体重却超过了117公斤,因为过度肥胖、白天疲劳和嗜睡而入院。

这位患者食欲旺盛,白天经常无端陷入睡眠中。

论文还用斜体文字记叙了发生在这位患者身上的一件趣事:

该患有玩牌的爱好。一次,他手起了三张ACE和两个王的“满堂红”好牌,却在关键时刻陷入了睡眠,白白糟蹋了一手好牌,失去了一次“发财”的机会。没过几天,他就被送进了医院。

从论文标题可见,作者给这种病症起的名字是“匹克威克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后来才使用的一个描述性疾病名称。

作者为什么将之命名为匹克威克综合征呢?

这是因为,作者知道,早在1836年,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就他的小说《匹克威克俱乐部遗书》(The Posthumous Papers of the Pickwick Club)中对该病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和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