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关爱胃部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16 13:24来源: 未知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每年的5月15日被定为全国“无幽日”,关于幽门螺杆菌,这些知识一起来学习。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不少人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 无需主动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幽门螺杆菌的危险性,对于部分易感人群来说,感染后病人得癌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感染后)可能会有几天胃的不舒服,会引起来急性胃炎的一些表现,但大部分我们其实都不知道。一些所谓的高危人群,一做胃镜,发现里面其实是有萎缩的改变,比如说有特别弥漫的大范围的萎缩、肠化,对于这部分人来说的话,我们要特别关注,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发现早期胃癌。

误区2、感染幽门螺杆菌就意味着得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比例约1%。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增加得癌几率,但并不意味着感染后一定会得胃癌。医生介绍,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的比例大概占到1%左右。感染后无需过度焦虑,应根据自身症状积极配合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可能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这样溃疡的疾病,还有可能像淋巴瘤之类的问题,还有一些其实就是一个慢性胃炎,而不进展到萎缩,也不进展到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