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发布,10 大要点梳理
发布时间:2023-03-28 08:42来源: 未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发布后,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此背景,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年)正式发布,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进 ASCVD 防治。现梳理 10 大要点内容如下:
1. 临床血脂检测项目有哪些?
临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包括 TC、TG、LDL-C 和 HDL-C;ApoA1、ApoB、Lp(a) 等已被越来越多临床实验室作为血脂检测项目。
非 HDL-C 可通过计算获得,是降脂治疗的次要干预靶点。
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如何评估?
ASCVD 总体风险评估是血脂干预决策的基础。推荐采用「中国成人 ASCVD 总体发病风险评估流程图」进行风险评估。
对 < 55 岁且 ASCVD 10 年风险为中危者进一步进行余生风险评估。
ASCVD 10 年风险为中危且余生风险不属于高危的个体,应考虑结合风险增强因素决定干预措施。
3. 血脂如何筛查?
血脂检测是发现血脂异常、评估 ASCVD 风险和确定干预策略的基础。血脂筛查是提高血脂异常早期检出率和知晓率的有效方式。血脂检测的频率应依据年龄、ASCVD 风险及治疗措施监测的需要而定。
血脂筛查的频率和检测指标建议如下:
1)< 40 岁成年人每 2~5 年进行 1 次血脂检测(包括 TC、LDL-C、HDL-C 和 TG),≥ 40 岁成年人每年至少应进行 1 次;
2)ASCVD 高危人群(参见 ASCVD 总体风险评估部分)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3)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 1 次 Lp(a) 的检测;
4)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5)FH 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增加 FH 的早期检出率。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
1)有 ASCVD 病史者;
2)存在多项 ASCVD 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
3)有早发 CVD 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55 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 65 岁前患 ASCVD),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4. 血脂干预靶点有哪些?
临床上,需要综合血脂基础、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干预等研究证据,提出血脂管理的首要干预靶点、次要干预靶点及管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