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发病如石化 得了"不死的癌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3-12 00:11来源: 未知

有一种石化了的感觉,没有办法睡觉,复发了比较严重,需要坐轮椅……”歌手李宇春日前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自述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时十分痛苦。在此之前,周杰伦、张嘉益等公众人士也曾透露被该疾病困扰。

在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现有约500万名患者,由于它具有病程长、后期病情重、难以根治的特点,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男性多见

易侵袭年轻人群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类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疾病,主要侵犯人体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各关节。病名中的“强直”是指在病程后期,患者的脊柱会出现融合和畸形,失去活动和直立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在0.3%左右,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约为2:1或4:1,男性患者较为多见,且病情往往较重。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18岁-35岁,50岁以上发病的患者较少见,也就是说,年轻人是高风险群体。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的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的基因与这种疾病密切相关,同时,该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肠道和泌尿道的微生物感染也可能是发病诱因之一。

因此,对于家族中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人群,应该注意腰痛、关节肿胀等症状,及时就诊检查,同时避免出现肠道和泌尿道的感染。另外,强直性脊柱炎还存在一些诱发因素,如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长期端坐、脊柱不活动、肌腱附着点压力负荷增加等。

起病隐匿

需警惕长期腰痛

那么,强直性脊柱炎究竟有哪些发病特征呢?我国强直性脊柱炎专家组指出,符合这些条件的腰背痛,确诊的可能性较大:1.发病年龄<40岁;2.隐匿起病;3.活动后症状好转;4.休息时加重;5.夜间痛(起床后好转)。

强直性脊柱炎起病隐匿,患者最初只是出现腰背部和腰骶部的疼痛和僵硬,有时夜间会疼醒,早起腰部僵硬明显。与常见的机械性腰背痛不同的是,这种炎性腰痛往往会在休息时加重,而在活动后好转,在夜间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疾病早期,这种较为常见的腰疼症状很少会得到重视,而且容易与腰肌劳损、腰椎退变性疾病等常见疾病混淆。尤其是被强直性脊柱炎“青睐”的年轻人,总会把腰背部的僵硬和疼痛当做久坐劳累造成的小问题,从而导致就诊率低,延误诊治。

强直性脊柱炎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附着点炎。跟腱、足底筋膜、髌骨、肩部、肋骨、胸骨等各处附着点出现压痛,是发病的表现之一。随着疾病进展,膝关节和踝关节等下肢关节也可出现疼痛肿胀。所以,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也需要及时就诊。

就诊首选

风湿免疫科+X线片

虽然强直性脊柱炎这个病名中包含“脊柱”,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能够影响全身的炎症性疾病。

除了脊柱和关节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强直畸形的症状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外周关节炎的首发症状,且以髋、膝、踝等下肢大关节为主。同时,它还可能影响包括眼、皮肤、肠道、心脏、肺在内的其他器官,其中,眼部是最容易受累的器官之一,大约25%-3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会出现葡萄膜炎等眼部病变。此外,胃肠道严重炎症以及劳累、消瘦和低热,也均为该病常见的全身表现。

一般情况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首诊科室是风湿免疫科,出现前文所述相关症状超过3个月及以上的人群,建议就诊排查是否患病。

在临床诊疗中,X线片是目前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首选检查手段,通过对脊柱和骨盆部位进行X线片检查,临床医师能够发现关节和脊柱的特征性改变,并以此为依据做出诊断。除了传统的X线检查手段之外,高分辨率CT检查能够更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的侵蚀、硬化和强直等改变,进而做出诊断。此外,低剂量骶髂关节CT检查的辐射剂量明显少于常规CT,甚至低于普通的骨盆正位X线片,因此这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上也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不过,对于一些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尤其是X线检查没有发现特征性改变的,通过接受骶髂关节的核磁共振(MRI)检查,能够更早发现病变,以便及时干预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定期复查MRI,以了解受累部位的骨髓水肿和关节炎症程度,监测病情发展。MRI可显示骨结构破坏,如脂肪病变、侵蚀、硬化和强直等慢性改变,也被用来辅助预测疾病的预后并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