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美容圣品”玻尿酸到底要如何打?

发布时间:2023-03-03 00:33来源: 未知

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以微整形为首的轻医美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相比于需要“开刀”的传统医美方法,非手术类型的轻医美项目多数以注射为主,其恢复期较短,且价格相对低廉。

其中,玻尿酸注射作为如今医美市场的王牌项目,因其能“快速有效地补水保湿、淡纹除皱、局部整形”,一直以来备受年轻人追捧。

然而,快速扩张的医美行业造成了良莠不齐、乱象丛生的市场: “惊心!注射6针玻尿酸后,她留下终身残疾!”“20万注射20多针玻尿酸毁容”“河南一女子因注射玻尿酸致死获赔160万”……层出不穷的相关新闻里,总有相似的悲剧不断上演。人们不禁要问,玻尿酸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注射玻尿酸追求美丽,真是一场与“魔鬼”的交易吗?

玻尿酸的前世今生

注射玻尿酸造成一系列过敏、毁容甚至死亡悲剧,是否意味着玻尿酸本身是危险物质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常说的玻尿酸,实际上是一种以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简称HA)为主要成分的真皮填充剂。作为一种酸性粘多糖,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结缔组织、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中,是人体调节细胞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因而本身并不危险。

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卡尔·迈耶首次从牛眼的玻璃体中分离出透明质酸。后来,人们又开始从动物的结缔组织、脐带、眼球、血清中萃取玻尿酸。由于以生物为原料的萃取工艺存在提纯难、成本高、存在动物源性风险等缺点,人们又陆续发明了以链球菌、乳酸球菌发酵法为代表的微生物发酵工艺、利用天然酶聚合反应的化学合成工艺,使玻尿酸提纯变得更高效、更便宜、更安全、更适合规模化生产,也让玻尿酸后续“走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可能。

最初,人们发现透明质酸具有非常好的可吸收性,而且生物兼容性极强,是一种理想的医疗材料,加之其具有帮助细胞修复与再生的功能,因而常常被当做关节润滑、眼科粘弹剂,用于临床治疗关节炎和眼科手术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又发现神奇的透明质酸同时具备“护肤”功效——广泛存在于人体真皮层、皮下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不仅能帮皮肤更好地吸收水分,还能增强皮肤锁水保湿的能力。换而言之,想拥有“吹弹可破的肌肤”,皮肤中的透明质酸含量至关重要。因此,在提取技术升级的加持下,成本大幅降低的透明质酸也开始被广泛用于医美领域。

据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整形美容外科李晓芳副教授介绍,玻尿酸外用主要是涂抹在皮肤表层,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的量很少。而医美项目中的注射用玻尿酸,是通过针管注射到人体的真皮层、皮下组织,主要用来填充人体面部的疤痕和凹陷、保湿补水、祛皱除纹、身体塑形。

剪不断、理还乱的交联剂

既然透明质酸本身很安全,那为什么会有人在注射玻尿酸后出现排异反应呢?原来,问题其中的一个关键是让透明质酸真正成为玻尿酸的“得力干将”——交联剂。

由于分子结构是线性的,原始形态的透明质酸以液态存在。虽然注射后能为皮肤补水保湿,但由于是液态且很快就会被人体吸收,它的塑形效果微乎其微,维持时间很短,并非理想的填充塑形材料。但当透明质酸遇到了交联剂,分子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质地从液体向凝胶状转变,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玻尿酸的硬度和弹性,同时也能延长玻尿酸被人体吸收的时间,让效果能维持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