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野象曾经到过这里

发布时间:2019-12-21 21:36来源: 未知

 大象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珍稀动物 ,然而生存至今的只有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而亚洲象的野外种群只有不足5万头, 我国境内仅在西双版纳还有300余头,其珍稀程度不亚于国宝大熊猫。

  然而,谁又曾想到,大量的野象曾经到过这里——华中以北地区,这一现在看来不可能适合野象生存的地方。

  考古证实野象到过荆楚甚至中原以北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文榕生先生继承其父亲遗志,增补出版了颇受中外学者好评的《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书中明确表明,野象曾经到过荆楚大地。

  楚国在春秋战国兴盛时期以现在的湖北、湖南为主,并含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西部分地区。幼年时阅读林汉达先生所编系列普及历史读物《战国故事》,其彩绘封面“火牛阵”,说的是战国时期齐燕交战时,齐国田单设计在牛角绑尖刀,牛尾捆火把,牛身披怪装,再由它们打先锋而克敌制胜。而吴楚交战时,则更胜一筹,不仅用“火牛”,更使用庞然大物——象。《左传》记载: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楚国“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就是说,楚王在随州就采用在附近捕获、驯化野象,将点燃火把捆绑象尾,冲击吴军阵地。也就是说在湖北随州的曾都区一带有过野象。

  我国有关古籍中记载了象群上阵的威武:“象披甲、负战褛、若栏盾,悬竹筒于两旁,置短槊其中,以备击刺。”大诗人李白在《咏象》诗中吟道:“神象何年至,传闻自战场。”“越人归驾驭,未许鼻亭狂。”诗仙虽未描写大象参战时的激烈,却把鏖战后大象安然自若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南北朝和北宋两个时期,北至河南开封,南至湖南安乡都出现野象的活动。《宋书·沈攸之传》记有:“攸之为荆州刺史时,有象三头至江陵城北数里,攸之子出格杀之。” 沈攸之是南朝宋后废帝的一员武将,元徽四年(公元476年),有三头野象到江陵县的城北,攸之亲自带兵出城捕杀的情景。《南齐书》记载:“七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白象九头见武昌。”武昌,就是现在的湖北鄂州。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十二月丙辰日,湖南省零陵县也出现了野象。由此可见,无论是南北朝还是宋朝,湖北、湖南都发现有野象。

  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中,不但有 “ 象 ” 字,还有 “ 耒 (lei) 象 ” “ 获象 ”的记载。现存的甲骨文中还有好几条有关亚洲象的记录,证明殷人猎象已很有经验,在王都殷(今河南安阳)附近的田猎区内常有成群的野象在活动。而自古河南简称“豫”就是一个人手牵大象的形态,足以说明当时中原乃矛刺野象之地。

  商代遗址出土的牙骨雕制品很多,仅从安阳殷墟(商王朝后期的王都)出土的牙象雕制品就有象牙杯、象牙碟、象牙鹗尊、雕花象牙梳,还有数以百计的用于镶嵌的象牙饰片等。 1976年,殷墟妇好墓(中国商代第二十三世王武丁的配偶妇好之墓)中出土了1928件精美器物,其中牙骨雕制品就达567件。考古发掘证实了商代之所以盛行象牙雕,恰恰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生存很多大象群,有丰足的牙雕原材料。

  更令人震惊的是,历史上野象还曾到过安阳以北的地区。20世纪70 年代在河北阳原海拔 845 米的桑干河丁家堡水库的第一阶地砂砾层中,人们找到了亚洲象的遗齿和遗骨,这是我国已知亚洲象分布最北的记录,约为北纬 40多度,与北京同处于一个纬度上,其时代为 3000-4000年前的夏末商初。

  河南、陕西、山西、湖南、湖北等地大量的遗存和文献向我们展现了古代野象在华中以北地区生存的繁荣景象。然而,现在看来,无论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黄河流域,甚至于华北北缘,还是处于亚热带地区的湖北、湖南,都没有适合野象生存的合理环境,那么,这些化石、文献和遗存又向我们诉说着怎样的历史与变迁?

  皇家马戏团大象明星上海遇难

  1999 年 12 月,世界著名的马戏团英国伦敦皇家马戏团到上海演出,并带来了3头产自马来西亚的明星——亚洲象。“要看真正的大马戏。”早在一个月前,沪上各大媒体就出现了伦敦皇家马戏团的演出广告。然而,在演出前夕,3头亚洲象两死一病,伦敦皇家马戏团痛失动物明星,被迫取消了大象表演这一重要节目。

  上海动物园兽医院全力抢救,化验报告出来了, 3头大象全部体温偏低。恰巧那时寒流袭击申城。气象资料显示,当天气温大幅度下降至零下2℃。但是,著名的伦敦皇家马戏团刚刚抵沪不过几天,而且这个马戏团是以露天搭就的大棚演出为特色,大象都是呆在集装箱里生活的,没有受到特别保护。力大无比的大象可以跟几十个人拔河而面无惧色,但在突如其来的寒流面前,它们却束手无策。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这些异国他乡的野象不适应上海的水土吗?

  研究发现,野象的皮肤虽然厚达3厘米,但身上的毛却比较稀少,所以既不能抵御寒冷,又要避开热带地区白天的暴晒,虽然身躯庞大却喜欢戏水游泳,因此,它喜欢栖居在气温较高,气候湿润,靠近水源,植被生长茂密的热带地区,一般为海拔 1000 米以下的长有刺竹林或阔叶林的缓坡、沟谷、草地或河边,常常有大树蔽天遮日。

  一般来说,南方饲养的大象,冬季白天还可以在室外活动,但晚上就需要在室内避寒。而且室内温度都要控制在10~16℃左右,在这个温度段大象会觉得比较舒适,当温度在7~8℃的时候,大象就开始瑟瑟发抖,它们会到向阳或避风的地方挤在一块取暖,或者在室内室外踱来踱去增加身体的热量。大象跟人类一样都是恒温动物,它们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但等周围温度降到0℃左右的时候,就到了它们对低温承受的极限,体温迅速下降,极容易出现各种病状,不吃不喝,无精打采,或者举步之间已经摇摇晃晃,更严重时躺在地上,闭着眼睛毫无知觉。 同样,大象对高温也有要求,比如在32~35℃的时候,大象就会烦躁不安,频繁地在水池里洗澡,充满褶皱的大耳朵不停扇动,有时甚至把粪便蹭在身上以求降温。野象的主要食物——董棕、刺竹、类芦、棕叶芦、芭蕉等植物主要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华中地区很难找到,因此,饲养大象时只能以现有的青草来喂养,同时用胡萝卜、水果等来补充营养。

  两位远道而来的大象明星不幸遇难的确让人感到难受,同时,我们心里又多了一些疑问,依现在的气候现象,河南、河北、湖南、湖北、陕西、山西冬天的气温普遍偏低,根本没有野象生存、栖息的环境。远古时代,大象们又是a怎样生活下去的呢?难道,远古时候的象就不怕低温吗?或者说,远古时代的气温高于现代的气温吗?

  野象南迁反映了历史上的气候变化

  从文献的记载和挖掘的遗存我们可以看出,野象的分布不断向南退缩,退过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退出了秦巴山地、江南丘陵、南岭山地、滇中高原,一直退到了我国的西南边陲,分布北界南移到北纬23度左右,直线距离达2000千米。

  商朝是我国现阶段发掘野象骨骸和记载野象活动较多较早的朝代,据专家研究,甲骨文中出现的十多种天气现象的字中,没有冰、霜等字,而且还有人们祈求雨雪降温的纪录,说明当时天气炎热难耐。考古学家尹达在山东历城县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炭化的竹节,经鉴定为公元前16到前11世纪的商朝,而现代竹类大面积的生长大体上已不超过长江流域。

  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是由暖阶段式地向冷转变,其中商代是一个气温偏高明显的年代。气候学家竺可桢等的研究证实,公元前 16-11 世纪的商代,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冬季1月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5℃,黄河以北地区的冬季气温比今天长江流域还要高。由此可见,商代时期华中地区与现在的西南边陲气温相似,因而大量的野象在这里生存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的气候在由暖向冷的转变过程中,又在不断起伏波动,出现了春秋战国、隋唐及五代至北宋初等几个气温回暖期。北朝的贾思勰写了一本《齐民要术》,记录当时黄河以北“三月上旬及清明节桃始花为中时,四月上旬及枣生叶、桑花落为下时”。与现在相比,约迟十天至半个月。而唐武宗曾将宫中橘树所结橘子赏赐大臣每人3个。柑橘和梅树只能抵抗-8℃及-14℃的最低温度,而现在的西安,每年的绝对最低温度都在-8℃以下,有时降到-14℃以下,梅树已经生长不好,更不用说柑橘了。

  《宋史》记载:“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 926 年),有象至黄陂县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复襄唐州践田,遣使捕之,明年(建隆四年即公元 927 年)十二月于南阳县获之,献其齿革。”这头野象从建隆三年六月到达湖北襄阳,到建隆四年十二月在南阳被捕,在襄阳到南阳一带度过了两个冬季,前后有一年半的时间,野象能够安全过冬,说明北宋时期的襄阳、南阳一带,冬季是特别暖和的。

  如今,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上唯一保留的一片完整的、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的热带雨林,享有“动物王国”和“ 植物王国” 的美誉,被称作“最后的绿岛”,也成为亚洲象在中国唯一的栖息地。著名的“版纳野象谷”就处于勐养自然保护区东西两片原始森林的结合部,西濒纵贯西双版纳全境的澜沧江。在傣语中,“澜”为百万,“沧”为大象,澜沧江意为“百万大象之江” 。这里成为野象(野生亚洲象)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方 , 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