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全球变暖的历史透视

发布时间:2019-12-21 16:11来源: 未知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平均表面温度自1861年以来出现显著上升,迄今已上升了0.6±0.2℃。以全球变暖为突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客观现实,已经在我们的周围悄然发生,并正在改变我们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全球变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而且已成为政治经济问题,成为国际间贸易和谈判的一个筹码,全球变暖关系着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 
 
  然而,仅从过去100多年的历史认识现代全球变暖过程是显然不够的。正如国际陆地—生物圈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关于全球变化的决定性见识不应只来自对那些当代过程的研究,而必须来自于对过去全球变化历史的重建。利用树木年轮、冰芯、珊瑚、历史文献记录等信息可以恢复更长尺度的气候变化历史,从过去气候变化看20世纪的全球变暖,可以从中获得更为有益的启示。
 
  1.过去100多年的增暖是否异常仅从过去100多年看,尚很难对1861年以来的持续增温的性质做出全面评价,但这种增温趋势值得关注;从过去1000年的变化历史看,20世纪增暖阻断了1000年来温度持续降低的趋势,这种呈曲棍球杆式的升温变化给人们的感觉是显得非同寻常的。但如果从200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序列来看温度变化,则不难发现,类似过去1000年的温度变化过程曾不只一次地发生过,气候突然转折的过程不只是过去100年才有的,20世纪的变暖虽十分显著,但或许并不特别异常,变暖有其自然背景,至少部分地可归结为气候由冷转暖的自然变化过程,而不能完全归因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
 
  2.现代暖期的温暖程度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认为,1990到1999年是最暖的10年,1998年是最暖的一年;在北半球,20世纪是过去1000年最暖的世纪。IPCC的这一结论主要是依据美国科学家Mann等关于过去1000年北半球温度重建结果得出的,仅此结论,就足以说明过去气候变化研究在认识现代全球变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结论本身尚存在争议。中国学者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存在支持与质疑两种观点。根据作者最近重建的中国东部地区过去2000年分辨率为10—30年的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从百年际波动看,20世纪暖期的温度距平不但低于中世纪暖期后期温暖时段(公元1200年~1320年),也低于隋唐暖期(公元570年~770年)及中世纪暖期前期的温暖时段(公元930年~1100年)。另外,若以30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用于代表一地气候状况的时间长度)作为单位时间尺度,中国过去2000年中最暖的两个30年出现在中世纪暖期中(公元1230年—1250年和公元1260年—1280年),20世纪最暖的30年均低于此,而与隋唐暖期的最暖30年相当。若从年代变化看,中国20世纪最暖年(1990年)的温度距平尚未超过中世纪暖期前期的最暖年(1060年),也低于公元1230年—1280年期间更为温暖的年代。因此,从中国的情况看,虽然20世纪暖期的温暖程度非常明显,但到目前为止均没有超过过去2000年曾经出现过的最高水平。欧洲一些学者也认为20世纪的温暖程度并没有超过中世纪暖期。
 
  3.未来变化趋势研究过去冷暖变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从气候长期变化的角度来寻找20世纪气候增暖的历史相似型,以便为今后的气候趋势预测提供借鉴。9-13世纪的中世纪暖期是历史上曾经发生暖期中距现代最近的暖期。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中世纪暖期看作20世纪增暖及未来气候的最可能相似型。然而,根据对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序列的分析,可以发现:过去2000年中国冷暖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1350年左右的自相似性,这种自相似性可能是气候变化千年周期的反映。据此推断,开始于20世纪初的这个暖期在位相上与公元570年~770年的隋唐暖期或公元前750年~550年的春秋暖期相似,属持续时间长度为200多年的暖期,而与中世纪暖期属不同类型。
 
  将20世纪暖期与隋唐暖期对比,不难看出,20世纪初的增暖实质上是气候从一个持续数百年的寒冷阶段(即小冰期)向暖阶段转变的快速升温期,1950年~1970年的降温与1980年以来的迅速升温也均有自然波动的背景;但1980年~1990年的升温极其迅速,较1950年~1970年升高了0.5℃,这种迅速增温的现象在历史上虽不是惟一的,但也属比较少见的,其性质值得重视。根据隋唐暖期期间的冷暖变化趋势推断,即使不存在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增强影响,未来50年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的温暖也还将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