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十里古桥见证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19-12-19 14:31来源: 未知
听说鄱阳湖今年由于水位下降,惊现一座古桥,11月14日,我们前往考察。在星子县气象局和县志办同志的陪同下,我们见到了这座古桥。该桥位于星子县城东北的神灵湖东面约5公里处,从神灵湖到古桥还隔着宽约800米的鄱阳湖主航道,由于现在正处于鄱阳湖建国以来的最低水位,往日烟波浩渺的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此时看起来更像一条河,只有从一望无际的湖滩湿地上才可以体会到往日鄱阳湖的气势,古桥就横卧在这辽阔的湖滩湿地上。
 
  据《星子县交通志》记载,此桥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1816)年,由南康知府狄尚絧倡议四县(星子、都昌、建安、安义)官员及地方殷实富户捐资建同善堂,狄带头捐钱一千,运司郑祖琛捐银200两。同善堂在历史上的主要功能是组织修理鄱阳湖冬干的东西道路和桥梁。据查该桥有1100多个桥孔,故又称“千孔桥”、“千眼桥”,长约四五千米,桥面由1-3块长约1米的厚重花岗岩石板构成,每个桥墩由8根松木桩支撑,其上覆盖带槽的花岗岩横石,横石和桥面长石有子母榫,桥的结构较为简单但比较牢固。
 
  在过去,古桥是冬半年沟通星子、都昌两地的重要陆路交通线,曾经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如今因为陆路交通日渐发达,下游不远处的湖口县由2000年建成了高速公路跨湖大桥,古桥已少有人经过。我们在欣赏其幽静古朴美的同时,又感慨岁月的变迁及气候变化的威力。如今古桥正在被泥沙所吞噬,松木桥墩几乎都被深陷于泥沙中,有的桥面已被泥沙掩埋,桥墩最高处仅60-80厘米。
 
  鄱阳湖水系包括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等五大江河以及众多的支流,均发源于边缘山地。每年从赣、抚、信、饶、修五大水系流入鄱阳湖的泥沙总量平均达2400万吨,其中沉积于鄱阳湖底约1209万吨,特别是前些年由于人类开发活动,导致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量大增,鄱阳湖泥沙淤积速度加快,古桥的命运岌岌可危。饶万斌老人1956年的农历正月到对岸都昌县左里走亲戚,曾从此桥上走过,据其回忆,当时桥上行人川流不息,桥面离水面约有1米,两尺水深下才是淤泥,如今淤泥正逼近桥面,有的桥段已被泥沙掩埋。此桥从1816年到上世纪50年代的140多年间,虽有泥沙的影响,但远没有近50年来的速度快。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正在加大,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江西省地处我国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历来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水旱灾害严重,近年来气象灾害发生更为频繁,屡屡发生气候极端事件,气象要素记录屡有突破。
 
  据统计,今年8月份到现在,全省平均降雨量偏少三四成,9月份以来鄱阳湖一直持续低水位,截至10月31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只有9.95米,比正常年水位偏低1米,创建国以来最低值。
 
  古桥的命运告诉我们,人类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停止对自然的破坏,否则,被吞噬的将不仅仅是“千孔桥”,可能是整个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