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气候变化对我们影响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9-12-19 14:23来源: 未知
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问题。最近一百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以气候变暖为特征。最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说,预计到2020年前后,中国区域的平均气温可能将比1961~1990年升高1.1℃~2.1℃。如果全球持续升温的话,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在工业革命后(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从而加剧了温室效应。
 
  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到21世纪末,估计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可能将比1980~1999年高出1.1℃~6.4℃,比过去100年(1906~2005年)观测到的0.74℃的增温速率要大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海平面高度会平均上升18~59厘米。这将导致某些低海拔岛屿、海岸带、部分农田、淡水资源和旅游区受到威胁。我国面临的主要气候问题有干旱、洪涝、台风、沙尘暴、寒潮与冻害等,其中干旱和洪涝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气候问题,干旱导致粮食减产,土地荒漠化加剧,大量湖泊水库干涸,生态环境恶化。而近10年的洪涝灾害造成农田受灾面积每年超过100万公顷,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总体影响,首先表现为全球变暖可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高纬度地区扩展。据研究,年平均温度每增加1℃,北半球中纬度的作物带将北移150~200公里,垂直上移100~200米。其次是中纬度“谷物带”的变暖及伴随的作物水分亏缺。高纬度地区增暖,目前农业受到的热量限制会减缓,但这些地区耕地面积有限,所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度地区的减产。如果升温速率过快,我国粮食作物将可能会明显减产,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缺水状况更为严峻,海岸带防护投入会增大,西北很多地方的生态系统可能发生较严重的退化。模拟结果表明,在2030年到2050年之间,为了适应2.5℃的升温,我们还必须每年多生产3000万~5000万吨粮食来克服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人类正在想方设法阻止全球变暖。全球变暖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公众和科技界都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政府、公众和科技界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为能够确保粮食安全,生态系统不受严重破坏,社会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从适应和减缓两个层面开始积极行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并由大多数国家签署生效的。
 
  我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口号,在未来5年中,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能耗降低20%就要采取各种技术来提高能效。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8个措施,一定要完成节能降耗的指标,并且已经分解到各省,作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就是要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比如,确保家庭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最高。最近澳大利亚政府立法,要求到2010年全国所有的照明灯全部要换成节能灯,仅此一项大约可减少10%到20%的用电量。另外,还需要注意确保最大限度的节能。如不要让家电在不使用的时候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尽量购买合成材料制作的家具,逐渐生产使用节能汽车,加油站使用加乙醇的生物燃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