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为减缓变暖送上绿色祝福

发布时间:2019-12-18 15:17来源: 未知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2008年3月12日,第29个植树节,在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之后温暖地来到人间。 
 
  冰雪,一个月来绵绵不断地洒向了冬天罕见雪花的南方亚热带地区,不仅再次敲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警钟,也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江西等19个省份近2.79亿亩森林受损。
 
  “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多增强的趋势,我们要时刻高度警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
 
  针对气候变暖问题,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将温室气体固定到地球生态系统中,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
 
  雪灾造成中国大面积森林受损,对全球缓解温室效应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冰雪后的春天,让我们去植树,为减缓气候变化送上一份绿色的祝福。
 
  时光荏苒25年,中国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达46.8亿吨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1980年至2005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造林和森林经营,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亿吨。
 
  虽然根据国际相关条约,中国不承担减排任务,但中国仍在减排方面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间接减排方面的贡献最大。
 
  据国家气候中心张称意研究员介绍,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的气候调节和碳循环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固碳是平衡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最直接且具有多种效益的途径,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生物多样性保育以及工业用材和其他社会效益等,因而常常被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固碳的首选方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贮量约为24770亿吨,其中植被储存的碳约占20%,土壤储存的碳约占80%。就森林对储存碳的贡献而言,森林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7.6%,森林植被的碳贮量约占全球植被的77%,森林土壤的碳贮量约占全球土壤的39%。森林吸收和储存大气二氧化碳的功能为科学界、决策者和公众所广泛关注。
 
  植树造林数十年,期待中国拥有更美丽的绿水青山
 
  这是一个营造绿色环境、期待绿水青山、呼唤人们爱护环境的特别日子——植树节。在罕见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发生后的今天,植树节也富有更多特殊的含义。
 
  据了解,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这个运动启动之前的1981年,全国森林面积为17.29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2%。而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森林植被覆盖的扩大,不仅美化了家园,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对农田的危害,而且还有效提高了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储碳能力。
 
  北京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面积的增加使得中国每年碳的吸收也在不断增加,1990年中国森林年吸收的二氧化碳约是4.7亿多吨,现在达到5亿多吨,约占全国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的8%以上。中国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显著增加,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公顷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36.42吨增加到21世纪初的150.47吨。1981年至2000年间,以森林为主体的中国陆地植被碳汇抵消了其同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6%~16.1%。
 
  减缓气候变化征程漫漫,国内首批碳汇项目开始实施
 
  “森林管理”、“土地利用变化”、“造林和再造林”,这些“鲜有”的名词近来屡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2008年2月25日上午,中国绿色碳基金首批碳汇项目实施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根据项目实施合同,中国绿色碳基金将向北京、黑龙江、甘肃等7个省区投资总计2000万元,用于植树造林,林木吸收固定的碳汇归出资方——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有。
 
  张称意介绍说,2001年《波恩政治协议》允许附录一国家在2008年至2012年以可核查的方式在“森林管理”、“造林和再造林”等活动中产生的碳汇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
 
  “除了国内碳汇造林项目,中国和国际社会合作的碳汇造林项目——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项目在广西早已启动。该项目通过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苍梧县4000公顷荒地上造林,可在15年内吸收50万吨二氧化碳,到2035年固定77万吨二氧化碳。”张称意说。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今后中国还要积极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的固碳总量,同时大力提高森林木材质量,增强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功能。“力争用30-50年的时间将中国森林年生长量提高一倍,达到10亿立方米,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的碳汇功能再增加一倍。”
 
  铭志于树,寄情于林。一年一度植树节即将来临,让我们开始遐想中国生态新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