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是福还是祸?

发布时间:2019-12-16 16:00来源: 未知
近期,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下简称青藏科考)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发布了首期科考成果,认为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生态系统趋好,但需关注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潜在风险。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马耀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高原暖湿化加剧,给高原生态系统、农业、工程建设、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A面:生态系统趋好
  自东向西横跨9个自然带的青藏高原,有高等植物130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1047种,其中包括藏羚羊、野牦牛等在内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8种。这些复杂的自然带与种类繁多的野生生物,使青藏高原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25个热点地区之一。青藏高原所拥有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各类森林是遏制土地沙化和土壤流失的重要保障,是高原和周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一年前,青藏科考围绕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这一关键问题,考察研究过去50年来高原环境变化的过程与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暖湿化加剧,从短期来看,确实有不少好处。”马耀明说。
  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显示,在过去35年间,随着高原暖湿化进程加快,青藏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均显著增加,湿地退化速度明显减缓,农田适种范围扩大,高寒草原、高原森林面积增加。这些都揭示出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在变好。
  研究成果表明,2000年以来,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高原湿地面积逐年增加,干旱区湿地面积萎缩得到缓解,湖岸浅水湿地面积也在增大。受此影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种数已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189种增至225种,生物多样性更为丰富。
  冰川、冻土等固态水体的消融使得短期内水资源增加。这不仅为国家高原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青藏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当地的旅游业、畜牧业、农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农业状况相比,冬小麦的适种海拔升高了133米,春青稞的适种海拔升高了550米。这两类农作物适种的潜在区域也在扩大。这一变化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空间,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
  不过,研究还表明由于适种土地质量参差不齐和生长发育期气温高等不利影响,青稞的单位面积产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由此看来,高原暖湿化对农业的影响较为复杂。
  高原生态系统趋好的另一个表现是高寒草原和高原森林面积增加,高寒草原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后,生长期延长。这些变化有利于青藏高原的水土保持以及畜牧业发展。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高原森林面积和森林储蓄量都在增长,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发展。但森林面积的扩大,可能会压缩高寒灌丛-草甸的生存空间,增加高海拔特有物种消失的风险。
  B面:“亚洲水塔”失衡,弊大于利
  青藏高原是亚洲多国的“江河源”,长江、黄河、恒河等十余条江河的发源地,因而被称为“亚洲水塔”。据计算,拥有大量冰川、积雪与湖泊的青藏高原,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20.23%,是我国水资源安全的战略基地。
  研究显示,近50年来青藏高原地区的升温率超过了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两倍。据青藏科考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姚檀栋介绍,这一时段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地区的冰川面积退缩了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6%;与此同时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数量从1081个增加到1236个,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印度河上游、中亚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的径流量均增加。
  研究显示,青藏高原变暖对将来河流径流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本世纪中叶冰川对河流径流量的补给将达到最大值,其后将减少,这将加剧未来水资源短缺的潜在风险。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认为,“亚洲水塔”失衡,弊大于利。
  不仅如此,高原暖湿化还会影响冰川结构的稳定性,冰崩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016年7月和9月,西藏阿里地区阿汝冰川发生冰崩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此前,青藏高原并没有发生过冰崩灾害。在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这一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在将来很可能会增加。
  高原暖湿化也减弱了冻土的稳定性,冻土的活动层变厚,甚至可能导致冻土层中地下冰和地下水的融化、位移、冻结,并造成水土流失。这对青藏高原工程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现行的建筑地基厚度标准需要重新评估。同时,高原暖湿化也将给民房安全使用、公路运输养护、铁路安全运营等工程建设带来新的挑战。据2000年调查数据显示,西藏地区冻融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9.11%。
  青藏高原暖湿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包括青藏高原上液态水体储量增加,引发冰湖溃决、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部分湖泊水位上升还会淹没湖畔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