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神奇的胡焕庸线

发布时间:2019-11-12 19:48来源: 未知

 1926年春,胡焕庸先生(1901—1998年)远赴法国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进修。两年之后,从法国学成回国,既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的教务长、地学系主任和教授,又担任了气象科研所的研究员。1946年,受聘担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地理系研究教授。1981年以后,长期担任受联合国人口组织重点资助的华东师范大学人口地理研究所的所长。

  胡先生在地理学多个领域都有着颇深的造诣,勤耕耘、善收获,著译之多在同时期地理学家中首屈一指。胡先生最大的贡献是在人口地理学研究方面,他是我国研究人口地理学的大师、世界知名的人口地理学家。他发现的我国人口密度地区分布的突变线,被中国地理学界称之为“胡焕庸线”,外国称之为“Hu Line”,即“胡线”。在2009年10月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发动全国地理学家评选中国境内100年来最有价值的地理大发现,“胡线”被评选为最有价值的30个“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之一。地理学家评价认为,“胡线”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揭示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奥秘,奠定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础。

  “胡焕庸线”的核心内容

  胡先生对于我国各地区是何种气候、何种地形地貌、何种农业类型、能够分布多少人口等问题有深透的了解。为了研究我国人口地理,他通过详细的调查和推算,得到当时全国各县市的人口数据,然后采用“点子法”制图。所谓“点子法”,是指用一个点子代表一万人,当时我国人口有4.7亿,所以要在图上一共点出4.7万个点子,每个点子还要点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全国首张“中国人口密度图”编制好以后,他在此图上研究发现:从我国东南部到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先是逐渐减小,到黑龙江省瑷珲(今黑河)至云南省腾冲一线忽然变成“悬崖式”减小,形成一条人口分布突变线—“胡线”。

  “胡线”最早出现在《中国人口之分布》这篇论文中,此文刊载于《地理学报》1935年第2卷第2期上。胡先生在文中论述道:“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之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当时蒙古国尚未独立,全国面积包括此国)。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这就是“胡线”的核心内容。由此可见,“胡线”两边中国人口多寡之悬殊,疏密之迥异。后来有人干脆称这条线为中国人口分布疏密线。

  “胡焕庸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

  地形和气候是构成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因素,由于我国不同地区这两个因素各不相同,致使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的局面。

  “胡线”分出的两个半壁的地形 我国地形是西高东低,从西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逐级而下,到达东部滨海平原,其间的大陆地形由两条山脉组成的地形界线将其分成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之间的地形界线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之间的地形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米)为最高峰的一系列高大山系和青藏高原(海拔4500~5200米),为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地势急剧下降至海拔1000米,局部地区低于500米,这里的主要地貌类型为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和盆地(四川盆地、关中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第三阶梯在第二阶梯以东,地势由海拔1000米左右降至几十米至几米,在这里,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冲积平原,主要地貌类型为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和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胡线”分出的东南半壁包括第三台阶全部和第二台阶的四川盆地、关中盆地、云贵高原以及黄土高原的山西和陕北部分。“胡线”分出的西北半壁大致包括第二台阶的甘肃黄土高原、蒙新高原和第一台阶的青藏高原。

  “胡线”分出的两个半壁的气候 根据我国综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全国大致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三大区域的分界是:北起东北大兴安岭的西坡,向南沿内蒙古高原东部边缘,进入华北转向沿内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向西南沿黄土高原西部边缘,然后直接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相连接。在这条线以东就是东部季风区,以西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是后面这两个自然区域的分界线。

  “胡线”与东部季风区的西部边界线都是呈东北—西南走向,两条线的南段几乎相重合,其中段和北段仅有小角度交叉,因此可以大致认为,“胡线”分出的东南半壁的范围就是东部季风区。“胡线”分出的西北半壁,包括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绝大部分。

  “胡线”分出东南半壁北部的东北平原,为中温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其中部的华北平原和黄土a高原,几乎都a是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其南部的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区和云贵高原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胡线”分出东南半壁的绝大部分水热条件普遍良好,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和自然植被的繁茂生长,从而造就出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河网密布的“鱼米之乡”,以及东北和华北两大平原和关中平原以小麦耕作为主的“粮仓”;在东南丘陵地带和云贵高原的河谷平地以及丘陵低山之间的小盆埧区,形成了以水稻为主的农业区。

  “胡线”分出西北半壁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被贺兰山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其东部的内蒙古高原为中温带半干旱气候,这里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只能发展畜牧业;其西部的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北疆盆地为中温带干旱气候,南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为暖温带干旱气候,这些地区的自然地面呈荒漠景观,只能发展粗放的畜牧业和利用附近山区冰雪融水发展小面积的绿洲灌溉农业。青藏高寒区绝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这里只能发展少量畜牧业。

  “胡线”是这样产生的 长期历史证明,我国各个地区人口分布密度,主要决定其地形和气候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与交通状况、开发历史的长短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也有关。前已述及,“胡线”分出的东南半壁绝大部分,地势低平、平原广阔、土地肥沃,以及气候湿热、雨热同季,水分条件良好,是我国富庶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小麦“粮仓”;加上又有多条大江大河,濒临海洋,交通便利,城镇多,开发历史悠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这里人口分布密集。“胡线”分出的西北半壁,深居内陆,多山地高原,耕地很少,降水稀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和高寒的气候,以畜牧业为主,而且交通不便,城镇少,开发历史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因此这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工矿区、交通沿线和河流沿岸,总体人口分布很稀疏。

  从我国东部到西部,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量减少,温度降低,气候由温暖湿润逐渐变得寒冷干旱,人类赖以生息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变差,从而形成灌溉农业区→完全靠降水获得水分的旱作农业区→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区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变化序列。灌溉农业区的南面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北面是我国以麦类生产为主的“粮仓”,这里最适合人类居住生活,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旱作农业区生产水平较低,生活条件较差,居住生活的人口密度较小。草原牧业区气候较恶劣,生产力低下,不适合人类聚群而居,只能逐水草而迁移,这里地广人稀,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这样一来,在我国人口密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到达农牧交错带,就形成了人口分布呈“悬崖式”减小的“胡线”。这些变化结果表明,“胡线”是我国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选择和产物。

  在地理学界早已摒弃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们似乎都认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环境的制约。但是,神奇的“胡线”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似乎早已被一种非人力的东西所决定了。这种看法,将会在后面的论述中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