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大林寺桃花为什么晚开?

发布时间:2019-12-13 15:41来源: 未知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农历四月初九,诗人白居易偕友人游庐山。“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在大林寺,适逢满山“桃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山溪旁的春草破土而出,绿中带黄,一如“严寒乍去,春光初至”,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对此,他深感惊讶。因为,从季节上来看,当时的“时令已交孟夏”,在山下的平川地带早已是“百花凋零,绿肥红瘦”时节。惊讶之余,诗人挥毫写下了《游大林寺》一首。诗曰: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处觅,不知转入此中来。”
 
  全诗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大林寺桃花迟开一事十分惊讶。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林寺的桃花为什么比山下平川地带开得晚?这就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也就是“山地气候”的缘故。
 
  常识告诉我们,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高度的上升而迅速下降的。一般说,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左右。大林寺海拔高度约1200多米,4—5月份山地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小一些,但一般也要比九江低5℃左右,加之庐山地处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江湖水汽郁结,云雾弥漫,日照不足,更降低了山上的气温,春天当然就来得迟了。
 
  其实,气温的垂直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不仅在庐山是这样,就是在别的地方也不例外。试以喜马拉雅山在我国境内的一段山地为例。位于山地东南谷地的察隅、墨脱一带,由于海拔较低,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可以种植水稻、玉米、柑桔等喜高温的农作物;由此往上,到了海拔3000米左右的山腰地带,气温下降,雨水减少,这里就只能种植喜凉作物,如青棵、小麦一类的作物了。再往上则是草木稀疏的高山牧场。雪线以上,则因终年积雪,气候恶劣,除了偶尔长出几枝雪莲以外,别的植物就难以生存了。
 
  由此可见,在山地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与山地气候要素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异分不开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山地地区的气候就反映出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