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暴雨洪涝与农业生产

发布时间:2019-12-13 14:47来源: 未知
  农业生产用水主要来自降水,由于降水在季节、地域、时间上的分配不均,往往也会酿成灾害。特别是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由于降水强度大,可致江河、湖泊水位暴涨,泛滥成灾,低洼地渍涝危害,造成陆地水土流失,甚致山洪暴发。水既是农作物的“命”,但多了也是“病”,就连水稻也不例外,过长时间和过深的渍水,造成土壤缺氧,还原性物质增加,对根系产生毒害。当然,其受害程度,还随受涝时间的长短,水层深浅,水温高低,水质混淆程度和水稻生育期不同而不同。其抗涝能力生殖生长期又比营养生长期弱,而生殖生长期中,又以开花期抗洪涝能力最弱,其次是孕穗期。开花期若长时间淹水或连遭暴雨,使花药花粉遭受破坏,即所谓“暴雨洗花”,造成虽抽穗开花,但不结实而枯死,使空壳率猛增。成熟期受到暴雨洪涝长时危害,使千粒重降低,米质变劣,或难于收割归仓,丰产而不能丰收。水温越高,水质越混浊洪渍危害程度就越重。
 
  以旱地作物而言,由于降水强度大,土壤表面冲刷严重,土壤贫瘠化,板结造成雨多湿度大,易发病害。一般说来战胜洪涝有以下措施:1、多植树广种草,创造良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塘坝,保持水土,改善排灌设备,增强调洪蓄洪能力。2、掌握当地气候规律,特别是洪涝的时间、地域分布和地形特点,调整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等,尽量避免暴雨洪涝集中时段对农作物关键时期的危害,做到避灾保收。旱地梯田,每梯级的坡度最好不超过10°,以免加剧冲刷。3、要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及时作好防洪抗灾的准备。4、建立健全防汛、管水法规,加强岗位责任制克服麻痹思想。汛期前对防洪排洪的设施和机具要进行检查。汛期前和汛期中对水利设施要加强检查和巡视。5、洪涝灾害即将出现之前,人畜要转移到安全地带。洪涝一旦出现后,要及时组织排洪抢险,尽量减少冲淹面积和被渍时间。暴雨洪水退后,冲倒的作物要及时扶植,缺株及时补苗,冲入农田的碎石泥沙要清除,并注意防止病害发生。旱地作物若表土冲刷,根系外露时要客土补充,并及时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无论水、旱作物,在遭受洪涝之后,都要及时追肥,特别是增施钾肥,促进根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