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持续阴雨天气呈现四大特点

发布时间:2019-12-12 15:44来源: 未知
  2月14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阴雨天气,降水日数之多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位,降水量之大为同期第五位。据统计,受持续阴雨及其风雹、雷暴、低温冰冻、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影响,安徽、湖北、浙江、湖南等地受灾人口达6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约24.0亿元。国家气候中心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评估。
 
  四大特点鲜明
 
  据国家气候中心应用与服务室主任高歌介绍,2月14日至3月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阴雨天气具有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最高气温低、伴随灾害多等特点。
 
  降水量大。在持续了20多天的阴雨雪天气中,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出现了暴雨。湖北东部、苏皖南部、上海、浙江、福建西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等地降水量达100毫米~200毫米,其中安徽东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东北部的局部地区超过200毫米,安徽黄山降水量高达339.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湖北东部、苏皖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五多,安徽、上海为历史同期次大值,降水量之多分别达20年一遇和30年一遇。
 
  持续时间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日数为15.9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仅次于1985年的17.0天。降水日数普遍有15~18天,其中湖北东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中北部、安徽东南部、浙江大部等地的降水日数长达18~23天。安徽区域平均降水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大值,浙江为次大值。
 
  最高气温偏低。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基本接近常年同期,但平均最高气温则普遍较常年偏低,河南东南部、安徽大部、江苏西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显著偏低2℃~4℃。
 
  伴随灾害多。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来得早且多。上海于2月21日出现初雷,比常年提前了近1个月;2月22日至3月6日,江南大部、华南西北部及湖北南部、贵州大部等地雷暴、冰雹日数普遍有3~7天,其中湖南北部局部地区超过7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区域平均雷暴、冰雹日数为4.4天,较常年同期偏多3.2天,为历史同期最多。此外,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冻雨、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对农业生产影响“前利后弊”
 
  此次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不可避免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
 
  高歌说,本次持续阴雨过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为“前利后弊”。前期(2月25日前)降水有效缓解了前期干旱,为小麦、油菜等夏收作物补足水分,为春播春耕提供了良好底墒。后期(2月25日后)阴雨天气对农业弊大于利。长时间持续阴雨导致田间土壤相对湿度较大,江汉平原南部和江南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渍害,再加上光照不足,对油菜和大棚作物生长、茶叶采摘等产生较严重的不利影响;同期,部分地区的极端最低气温达到0℃以下,出现了低温冰冻灾害,致使作物受损严重;此外,病虫害急剧增多,如湖北部分麦田发生条锈病,上海大棚作物诱发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西甜瓜哈密瓜炭疽病和蔓枯病等,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遭受损失
 
  高歌介绍,除了农业生产外,持续阴雨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还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部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例如,持续阴雨天气使得浙江省钱塘江出现罕见高水位,2月25日,上游七里泷开闸泄洪,钱塘江全线封航,造成80多艘船舶滞留;同时,浙北浙中地区多次发生塌方事故,德清、富阳等地还发生了泥石流灾害;2月27日以来,安徽省九华山风景区持续冻雨天气导致电线结冰达10毫米;2月27日,湖北赤壁发生了较严重的地质灾害,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3月2日,江西省庐山正街至小天池方向约300米处公路上方山体岩石发生重大塌方,致使北山公路交通全线中断。
 
  此外,持续阴雨天气对旅游业以及人们生活健康也带来了影响。据悉,近期上海市民的旅游愿望因天气不佳而跌至冰点,另据沪上多个区的精神卫生中心调查,这期间就诊量增加了20%,抑郁症的发病也多了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