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2009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发布时间:2019-12-10 15:16来源: 未知
  1强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
 
  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中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台风。
 
  受其影响,8月6日~11日,福建东部、浙江大部、江苏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毫米~300毫米,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降水量有300毫米~500毫米,福建柘荣达708.0毫米,其中8月6日20时至9日20时,浙江泰顺九峰雨量达1235.3毫米;福建、浙江、安徽、江西部分站点过程雨量超50年一遇。台湾阿里山过程降水量为3139毫米,连续两天超1000毫米,强降水导致台湾南部地区发生50年来最严重水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30年罕见秋冬连旱突袭北方冬麦区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8成,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北京、河北、陕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和甘肃9省(市)平均降水量11.6毫米(常年值为30.9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少;平均无降水日数85.1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多,其中河南为历史同期最多,河北、山西为历史同期次多。
 
  总体上看,北方冬麦区降水量之少为30年一遇,部分地区达50年一遇。持续少雨导致北方冬麦区出现严重秋冬连旱,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受到严重不利影响。
 
  350年来最严重春旱困扰黑蒙等地
 
  9.6毫米,1951年以来最小值
 
  2009年4月1日至5月29日,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至8成,其中内蒙古东北部偏少8成以上。特别是5月1日至29日,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区域平均降水量9.6毫米,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区域平均气温15.9℃,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温高雨少导致黑龙江大部出现中到重旱,内蒙古东北部达特旱。
 
  干旱造成黑龙江部分地区播种困难,已播玉米和大豆种子出苗困难;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火险等级持续偏高,部分地区发生森林火灾。图为5月1日-5月29日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大部降水量历年变化。
 
  450年罕见秋旱灼伤南方大地
 
  2009年8月1日至11月10日,我国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6省(自治区)区域平均降水量294.9毫米,比常年同期(425.6毫米)偏少31%,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少值。特别是8月15日至9月15日,6省(区)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来历史同期最少,高温日数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高温少雨致使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出现严重秋旱。干旱导致江西鄱阳湖比常年提前两个月进入枯水期,赣江、湘江部分河段最低水位创历史新低;部分山丘岗地水库、山塘干涸;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图为因为持续秋旱,而导致漓江桂林市虞山大桥段河床大面积裸露,主航道越来越窄。
 
  5华北局地最高气温破6月历史纪录41.0℃
 
  2009年6月23日至27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强度强。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等地局部最高气温达40℃~43℃,6月25日,河南安阳(43.2℃),河北邢台(42.4℃),山东朝城(41.8℃)、潍坊(41.4℃)、济南(41.2℃)、陵县(41.0℃)等地日最高气温创6月新高,安阳、邢台、朝城、潍坊等地均打破夏季极端最高气温纪录。异常高温天气对人们的健康和城市用电、用水等造成不利影响。
 
  6四川震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
 
  2009年7月14日至17日,四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和阿坝州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天气过程,青川(203.7毫米)、北川(182.0毫米)、剑阁(166.2毫米)等8县(市)降大暴雨,其中青川连续3天出现大暴雨。
 
  强降雨造成青川县一度通讯、交通中断;北川老县城发生泥石流,交通受阻;平武县发生大面积山体垮塌和泥石流;宝成线广元至绵阳区段多趟列车运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7华北黄淮等地遭受今冬寒潮、暴雪夹击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出现10℃以上降温,其中华北西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等地降温幅度达15℃以上;西北东部、华北出现中到大雪,山西大部和河北西南部积雪深度普遍超过10厘米,河北西南部及山西阳泉等地积雪深度达到30厘米~50厘米。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最大雪深破历史记录,其中石家庄积雪深度55厘米,超历史极值36厘米,阳泉积雪深度40厘米,超历史纪录21厘米,大同、临汾、长治、邢台的积雪深度超历史极值10厘米以上。
 
  由于降雪强度大,对交通运输、居民生活和设施农业等造成了不利影响。图为11月9日至10日,北京遭遇大雪。
 
  8华北黄淮大范围暴雨,部分地区降水量创5月历史新高
 
  2009年5月9日至10日,华北南部、黄淮北部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山东北部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150毫米。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局地日降水量创当地5月历史新高,其中河北邢台日降水量(175.5毫米)超过当地5月历史日降水量极大值123.5毫米。
 
  此次降雨过程具有历时短、强度强、极值多、范围广等特点。我国北方在5月份出现如此大范围的暴雨天气极为罕见。强降雨缓解了北方大部冬麦区的旱情,但同时造成山东、河北等省农作物受灾严重。
 
  9年度最强暴雨袭击长江中下游
 
  2009年6月28日至7月1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毫米~150毫米,部分地区达150毫米~200毫米。湖北鹤峰过程降水量达384.0毫米;24小时降水量达313.2毫米,突破当地日降水量历史记录,为超百年一遇。
 
  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2009年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强降雨导致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的部分河道及淮河支流的淠河出现超警戒水位,上海、武汉等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并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0罕见强对流天气侵袭我国7省
 
  2009年6月3日至6日,河南、安徽、江苏、山西、山东、浙江和湖北7省先后遭受飑线、强雷暴和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河南省出现历史罕见强飑线过程,商丘永城风速达到29米/秒,为该站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风速。江苏省冰雹发生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为1961年来之最。安徽省25个市(县)最大风速超过历史记录,范围之广为历史罕见。
 
  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给7省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河南、安徽损失最为严重。图为2009年6月3日下午,河南省商丘遭遇飚线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