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关注未来气候变化 加强干旱气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10 14:15来源: 未知
  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尤其是最近50年中,人类活动中过度排放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使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超出了过去几十万年间的任何时间。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使得过去140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4到0.8摄氏度,达到了1000年以来的温度最高值。与此同时,气候系统也发生了各种变化,导致各种气候灾害频繁发生,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的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如暴雨、干旱、厄尔尼诺、沙尘暴、森林火灾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在严重的天气和气候灾害面前,人类社会显得极其脆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5倍;20世纪60年代,气象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0亿美元,而80年代和90年代,气象灾害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9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每年全球约有25000人丧生于自然灾害,财产损失约500亿到1000亿美元,其中因气象水文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到90%以上。我国是世界气候变化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的人口达6亿多人次,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6%。全球变暖对我国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严重影响,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动植物数量减少,干旱化和荒漠化日趋严重。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1世纪全球变暖将进一步加剧,并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严重威胁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10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到5.8摄氏度,全球海平面将比目前上升9到88厘米,每年造成的损失将达3000多亿美元。
 
  我国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一致的。未来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全球变暖会影响我国水循环过程,如使蒸发量增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的分布格局,估计到2010-2030年,我国西部地区缺水量将达到200亿立方米。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由于干旱的频繁发生,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肆虐,同时造成森林覆盖率持续降低、草原退化日趋严重、天然水域缩小、河道断流、水资源锐减、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等,致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大,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的专业气象科学研究所,理应在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的监测预测方法、评估技术及对策等主要研究领域有所创新,有所作为。重点开展干旱气象试验研究,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干旱区气候变化规律及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干旱区形成机理及演变趋势研究,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成因、预测和对策研究,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干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等。事实上,该所自1974年成立以来,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气象业务现代化的需要,围绕我国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目前正积极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市和部门以上各类科研项目,为政府有关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气候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