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我国总云量分布特征比较

发布时间:2019-12-10 14:14来源: 未知
  费翔一曲《故乡的云》响彻全球,“看云起云飞”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中国的云对大家关注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云是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直接影响着太阳的照射和地球对阳光的反射,影响着地球的热量和温、湿度分布,云和气候的关系很复杂。过去,人们作了很大努力,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对云量变化的研究一直比较少,而且大部分用的都是地面观测资料,有其不可克服的缺点,气象卫星资料以覆盖面广、信息量大、重复频率高、客观真实性强、信息源可靠等诸多优势,成为地面观测资料的一个良好补充,将卫星云资料用于气候分析诊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是一个将卫星云资料用于气候研究、气候诊断的全球性的气候计划,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刘瑞霞等在刘玉洁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1983年7月—2001年8月的卫星总云量资料,比较分析了我国1月、4月、7月、10月总云量的分布特征,发现川黔、藏南的多云中心常年存在,符合贵州“天无三日晴”的说法,与这里的印度洋水汽条件有关;新疆北部天山山脉总云量也常年较多,但由于地形或地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里成云多,产生降水的条件不足,现在很多科学家提出利用这里的空中水资源进行人工增雨,有其合理性,但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努力研究、探讨、实施。青藏高原西部和内蒙古高原北部常年少云。由于内蒙古高原北部缺乏水汽,常年干旱,容易造成沙尘天气,尤其是春季沙尘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气象和环境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总云量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地区多于西部地区,这是我国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条件——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的季风特征造成的。我国各地总云量年内变化各有其特征,但绝大部分区域总云量都是春夏季多于秋冬季,其变化规律与我国水汽条件和影响我国的气团和大气环流有关。1984—2000年,中国总云量的变化趋势极不乐观:除东北的呼伦湖、贝尔湖、嫩江、黑龙江、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以及新疆天山一带总云量有所增加外,其它地区基本为减少或不变。其中华北、青藏高原北部以及新疆东部减少幅度较大;江南、藏南以及青藏高原西北角邻帕米尔高原地区总云量基本不变。近年来我国干旱化十分严重,特别是华北地区,云量减少,气候干燥。科学家们已经证实全球干旱化是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是干旱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这种干旱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延缓干旱化进程。
 
  天上无云不下雨。中国总云量与降水是什么关系?表明总云量与降水呈正相关,春季相关系数最大,秋冬季次之,夏季最小。夏季是我国的雨季,是洪涝灾害集中的季节。能不能从云找到长期预报因素?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号称“世界屋脊”,是地球的第三极,云形成受地形影响比较明显,29种云型都有,是气候异常研究的重要区域。研究结果证明,青藏高原冬季总云量与我国东北、华北夏季降水呈密切正相关,即我国青藏高原冬季总云量增多,则次年夏季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将增多;反之减少。青藏高原冬季总云量异常是我国东北、华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异常的前兆,应予以足够重视。运用160个气象站降水资料验证,可靠性达到88.9%,包括1998年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