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农业气候区划的应用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10 14:09来源: 未知
  根据1956年、1962年和1978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国家气象局(当时称中央气象局)曾三次组织进行了全国和省、地、县各级的农业气候调查和区划。各有关研究机构和教学单位,也配合做了一些全国的、地区和作物的气候区划。我国的农业气候区划做得如此普遍、详尽和深入,世界上其他国家,很少能与之相比拟。
 
  但是,在区划的应用上,却远未达到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很多区划,都对其应用问题说得不明白、不具体。目前的气候区划,虽然在农业区划的部门区划中,气候区划是最齐全、最详细的,而且有定量指标,是进行农业区划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气候区划在作物布局、熟制调整、耕作措施等方面直接起作用,多限于县级区划,在全国和省级区划,此类作用比较罕见。我认为,农业气候区划不应到此为止。做区划的人,要进一步阐明区划的意义和用途。随着区域开发和新的农业技术、农业措施的出现,区划应及时修正或重做。要在气候区划基础上紧密结合农业生产,提出趋利避害的方案,试举几例如下:
 
  1.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随着热量资源由北向南的逐步增大,按纬向地带性原则,依次划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及其北、中、南亚带,指出各带和亚带的气候指标及其最适栽种的作物和熟制。这是就当前技术水平能普遍推广并获得最佳产量而言的。如想越带种植,必须寻找或创造较好的小环境,育出新的作物品种,引进新的栽培技术等等。这样,就有个经济上是否合算的问题。明乎此,就不会轻易把热带作物例如橡胶树种到亚热带,亚热带作物例如茶树种到温带,也不会把温带作物例如甜菜种到亚热带。
 
  2.我国东部季风盛行,降水丰富,向西降水逐渐减少,按经向地带性原则,依次划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其植被相应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荒漠。这是指自然状态而言的,如人为破坏,森林可成为草原甚至荒漠。相反,人们再努力,也很难把荒漠都变成草原,把草原都变成森林,只能在降水较多的山地,积水较多的洼地种草种树,这就要预先作出区划,不宜普遍种植,一般情况下,不应把宜林地用来种草,因为树木生长量大,树叶可作饲料,树下仍可种草。
 
  3.青藏高原东南缘,包括云南高原在内,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而且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比较特殊,有热窝、冷湖、雨屏、雨影等,气候的垂直地带性极为明显,气候带不但有上下倒置现象,而且还有南北倒置现象。因此,这里的气候是立体气候,南北坡,差得多;山高一丈,大不一样,发展农业,尤须弄清气候条件,做好区划。但这些地区我们的工作是做得很不够的。
 
  4.现有的区划,绝大多数是按全国、省、地、县等行政区进行的,按自然区,特别是按经济区进行的很少。而现在的区域开发多半是按自然区或经济区进行的,例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渤海湾沿岸等。应配合区域开发,做好这类气候区划。
 
  5.现在的区划,主要是供规划和指挥农业生产的有关领导部门参考的。自从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农民种地有较大的自主权,区划如何为他们服务,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6.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物资、新技术,足以突破区划的某些界线。例如塑料薄膜在我国已广泛使用,其保墒增温,改善农田小气候,效果大小,随使用方式(贴地覆盖或搭架覆盖)、对象(矮杆作物或高杆作物)、地点(干旱区或湿润区)和季节(干季或湿季)等而有所不同,如能作出区划,正确使用,就能使有限的物资,产生最大效益。又例如目前推广的节水农业,包括水稻旱种,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可以节省大量用水,从而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7.在我国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不能不力求达到最大限度。这样势必增多和加重农业气象灾害。因此,农业气候区划不但要作出现状描述,而且还要作出未来预测;不但要阐明气候资源的应用途径,而且还要提出气候灾害的防避措施,并将区划成果广为宣传,使有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农业气候区划得到比较充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