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注意关键部位的保暖!
发布时间:2019-12-06 20:29来源: 未知小雪刚过,天气逐渐寒冷,但依旧阻挡不了年轻人的冬日时尚——露脚踝。浙江杭州一名19岁的时尚达人小林(化名)因为不听“老人言”,痛经痛得无法下床……




小林是杭州某高校的大一学生,穿着打扮时尚。前几天降温,室友们都自觉穿上保暖衣物,但小林不管穿什么,都坚持露出脚踝,因为她坚信这种穿衣风格,能显腿长。
想不到没过几天,小林因为痛经痛到无法下床,室友们从没见过她这么严重过,吓得赶紧给小林妈妈打电话,妈妈得知后立即带她到医院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范小芬仔细问诊后,发现小林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她认为小林本身体质较弱,夏季喜食冷饮、冬季又爱露脚踝,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
医生表示,脚踝是人体较为脆弱的部位,对人体健康很关键,她不建议年轻人天冷了还露脚踝,长期冻脚踝对身体健康尤其是生殖系统健康会有一定影响。





“因为血液循环对人体的脏器或者是关节都非常重要,如果你受寒,血管就会收缩,关节的血液就会变差,这样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关节损害、关节炎。
如果你是关节受寒,整个腿部都会比较受冷,俗话说寒从脚底生,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气温适当地加减衣服,不要太早把脚踝和颈肩部露出来,以免造成关节受损或者是感冒。”医生说。
脚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脚踝是联系两个心脏之间的重要接通枢纽,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外部却只覆盖了一层单薄的软组织,极易受凉。一旦脚踝受凉,寒气侵入体内,就可能使人发生感冒等症。
冬春季节露脚踝导致脚部长期暴露在冷空气中,低温可能伤害到关节,阻碍气血循环,导致关节冷痛、局部怕冷、伸曲受阻等,长期不注意会患关节病。
冬天身体组织受凉,最可能出现的伤害是皮肤长冻疮。出现局部青紫、瘙痒、溃烂等症状。
如果女性正处在经期,冬春露脚踝,会导致女性痛经加重。甚至有的人因体内受寒严重,还会增加其他身体组织功能受损的风险。




其实每年冬天,医生都会苦口婆心地劝年轻人别“要风度不要温度”。
医生解释,即使是“春捂秋冻”,也要注意关键部位保暖。
要根据气温增减选择合适的衣服,一般以15℃为标准。如果春天气温连续两周到15℃以上,这时候,我们可以脱掉冬装,换上春装。秋天如果气温连续两周降到15℃以下,我们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医生提醒:寒冷季节穿衣服尽量做到上薄下厚,足部、腿部要保暖,昼夜温差超过8-10℃的时候,要适当增减衣物。
虽然“春捂秋冻”确实可以一定程度增强抵抗力,但还是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判断。想提高抵抗力,更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




这份“保暖宝典”请收藏
保护心脏,你可以这样做:
-
外出护好头、手,尽量佩戴围巾、帽子、手套(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保暖)
-
睡前可用热水泡泡脚;洗澡时先放热水,等水温合适时再脱衣服;夜间上卫生间也要穿上衣服
-
刮大风时,最好不要迎风行走
-
多吃红色蔬菜、粮食和水果,如西红柿、红辣椒、山楂、红豆等
保护肺,你可以这样做:
-
气温较低时,体质较差的人最好减少外出
-
出行戴口罩,重视头部、胸部和足部的保暖
-
积极补充水分有助于养肺,大量饮水,也可以从呼吸道“摄取”水分
-
有晨练习惯的老人最好等9点之后,阳光明媚雾气散去再锻炼
保护血管,你可以这样做:
-
最好在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
-
入冬后,晚上早点睡。因为熬夜时,不止你自己,心脑血管的生物钟也会被打乱,导致体内过多地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让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黏稠度增加
-
吃点血管“清道夫”。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这八大食物最能疏通血管,并保持血管壁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