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青藏科考开展大规模立体综合观测试验

发布时间:2019-11-08 16:41来源: 未知

 10月21日凌晨2时,第二次青藏科考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团队在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简称藏东南站)放飞此次立体综合加强观测试验的第一个探空气球。15名科研人员利用自动气象站、边界层塔、探空气球、无人机、微波辐射计等获取了地表至30千米高空不同梯度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观测数据,以“刻画”高原东南部大气的垂直廓线信息。

  此次试验为第二次青藏科考在第三极地区开展立体综合观测的规模之最,试验获取数据将为研究藏东南地区水热变化及其对周边天气气候的影响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揭开“亚洲水塔”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提供关键科学依据。

科考队员利用无人机进行探空观测,计算机可实时探测到不同高度大气的气温、相对湿度、压强等气象要素。 谷星月 摄

  此次试验持续5天,科考团队将每天进行4次无线电探空观测和7次无人机观测。除藏东南站以外,在同一时段开展立体综合加强观测试验的还有我国珠峰、阿里、那曲、平凉、沱沱河、敦煌及尼泊尔加德满都等7个站点。这些站点位于西风和季风断面,涵盖了荒漠砾石、林间草地、高寒草甸、戈壁、沙漠和高原城市等多种典型陆地下垫面。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西部和一些特殊地形区观测资料匮乏,限制了对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系统认知和整体图像的“刻画”。近年虽然有研究初步揭示青藏高原地表热源变化及其对周边地区能量和水分循环的变化、亚洲季风和高原周边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规律及其内在机理。但截至目前,仍然缺乏能够定量表征高原地表热源的高时空分辨率地气相互作用资料。

图为科考队员利用探空气球进行无线电探空,可探测到地表至30千米高空的风、温、湿、压等气象要素。谷星月 摄

  基于此,第二次青藏科考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团队充分利用设在复杂下垫面上的多圈层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系统进行同步连续组网观测,同时在受西风影响的东西断面和受季风影响的南北断面选择典型台站进行综合立体组网观测和连续观测,并与风云卫星资料、数值模式、统计分析以及诊断分析相结合,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地气相互作用资料。在此基础上,阐明高原水汽输送和热力传输的内在机理,以及西风-季风区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气候效应的变化规律。

图为科考队员正在打开氦气罐为探空气球充气。谷星月 摄

  此次试验是今年地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立体综合加强观测试验的最后一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已于今年5月(季风前)和7月(季风中)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