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通过《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立夏节气知识,
发布时间:2020-05-05 09:57来源: 未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在现代社会,虽然已经逐渐快被遗忘,但是很多幼儿园已经开始以二十四节气为特色内容,比如我女儿的幼儿园,因此也让我开始特别关注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二十四节气给小朋友讲起来,其实蛮枯燥的。那怎么讲才能让这些看似枯燥的内容讲起来不那么枯燥,变得有趣一些呢?那就让我来带大小朋友一起玩起来吧。

我给女儿选择的二十四节气绘本是《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先来介绍一下这本绘本。
这套绘本是海豚出版社于2015年7月出版的图书,是中国第一套画给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图画书,中国本土作者创作的自然科普图画书。主人公是一名小女孩,名叫牙牙。牙牙在乡下爷爷奶奶家,山东黄河中下游区域的一个小村庄,她体验到了一年“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二十四节气变化,渐渐听懂了大自然母亲的语言。书中,牙牙与牙爸的互动串联起了二十四节气的讲述线索。生活中,牙牙的爸爸是中科院地理所苏州基地地理文化负责人齐德利,牙牙的妈妈高春香正是故事的文字执笔者之一。

绘本用适合孩子阅读的图画书形式,把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揭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农业的趣味。书中用精美的图画呈现出城市里孩子不常见到的农村生活劳动场景,唤起孩子心中至真至美的感受,同时启发孩子们知晓,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关注农业农村,关注纯粹的自然,关注我们衣食的初来源,感受自然的力量。

书中涉及知识面广,编排清晰简明,选材紧贴儿童心理和求知特点,有助于拓展和激发孩子的博物兴趣,也能回答日常生活中孩子提出的许多疑问,十分适合家长、老师与孩子们共读,对于传统文化启蒙和自然科学教育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良读物。

今年5月5日,立夏。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春季已经结束,夏季已经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和往常一样会和女儿一起跟着《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来学习立夏的相关知识。
正文
爷爷说,“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南方已经开始插秧了,但是北方还要晚上几天。春天种下的庄稼一天天长大,村里人都在忙着为它们除草、施肥、灌溉。水渠里满满的,水里藏着好多青蛙,听说青蛙最爱吃害虫。牙牙特意抓了几只,放进爷爷家的麦田里。

立夏时间点在5月5日至6日之间,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合称四立,都是标志季节开始的节气。立夏时节,植物繁茂,农作物生长旺盛。农民也进入大忙时期,立夏以后,天亮的早了,人们有晚睡早起的习惯,所以中午最好适当午睡来补充睡眠。平常还要多运动锻炼身体,有些地区有“立夏称人”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因夏季炎热而消瘦了。

雨季来临
立夏时节,天气渐热,雷雨增多,动植物都开始迅速生长。我国江南地区进入雨季,多阴雨连绵天气。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侯王瓜生
意思是:在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蛄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蚯蚓出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的泥土中,下雨时雨水灌入泥土,土里的空气被挤了出去,蚯蚓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纷纷爬到地面上来,所以雨后经常能见到许多蚯蚓。

蛙儿鸣
雷雨天气越来越多,喜欢湿热凉爽环境的小飞虫们开始大量繁殖。他们正巧成了青蛙的美食,饱餐后的青蛙,快乐的咕咕叫个不停。青蛙是庄稼地里的捉虫能手,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

芍药花开
芍药花儿有很多种,它在5月开放,被人们亲切的称为5月花神,还有花仙、花相等美称。芍药的花瓣儿层层叠叠,最多可达上百枚,它和花中之王牡丹长得很像,因此常常被弄混,其实它们是有很大区别的。芍药是草本花卉,牡丹是木本花卉,另外牡丹花开花,通常会比芍药早上十几天。

喷洒农药
果树上会出现很多爱吃果子的蚜虫,尽管他们和其他生物一样有生存的权利,但农民伯伯为了让果树多留下果子,还会喷洒一些药剂来驱赶他们。

作物出苗
立夏时节,谷雨种下的玉米、豆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经出苗,冬小麦的籽粒逐渐饱满(灌浆),需要及时浇水除草。

立夏挂蛋
民间立夏有吃蛋、挂蛋的习俗。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人们向女娲娘娘求助,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这天,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蛋、鹅蛋,就可以免除病灾,因此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拓展游戏:
一、了解雷电
1、下载相关图片和视频,带着孩子一起看,了解雷电知识,比如:
① 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因为光在地球大气层密度下的传播速度约为294000千米/秒,而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2米/秒,所以两者同时进行的情况下,人们首先可以接收到的是闪电。

② 雷电时,应注意事项:比如不能在高处、应避开在树下、避免光脚、不打电话等,在家最好不看电视。

2、玩游戏:可以把沙发当作山头高处、把雨伞当作树下,家长站在沙发上或拿着雨伞、打电话或假装是“在外面雷雨天”光脚,让孩子猜测是否存在危险?然后反过来,孩子表演,家长猜。家长可以假装答错,给孩子机会纠正,加深印象。

二、了解青蛙和蚯蚓
1、观察青蛙和蚯蚓:带孩子去河边寻找青蛙,雨后去泥土里寻找蚯蚓的影子,了解他们的生存特点。
2、绘本亲子阅读: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蚯蚓日记》,通过有趣的方式,了解青蛙的特点以及蚯蚓的特性。


3、画或捏:可以试着把青蛙和蚯蚓画出来,或者用橡皮泥捏出来。
最后,向孩子普及保护动物相关知识,尤其是青蛙和蚯蚓这些有益动物,更不能伤害。
三、芍药
1、赏花:现在春暖花开,芍药花也开了,带着孩子去户外、公园寻找芍药,赏花。
2、画:引导仔细观察后,尝试画出来,不在于画得有多像,而重在参与过程。

四、鸡蛋游戏
1、做挂蛋:大人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将煮好的立夏蛋放入彩线编织的蛋套中,挂在孩子胸前。
2、斗蛋游戏:两人各拿一个鸡蛋,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以蛋尖为头,头击头,尾撞尾,蛋壳坚而不碎的获胜。

学古诗词
立夏之时,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万物进入生长的旺季,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果没有夏的成长,就不会有秋收冬藏。因此,古时候的诗人对于立夏充满了热爱,写下了无数溢美之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