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即将领盒饭下线,处暑节气这些养生常识你
发布时间:2020-04-14 20:03来源: 未知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终于迎来“处暑”节气啦!
看来这次
高温就算天生要强
也是注定要凉
盒饭是妥妥地安排上了
降温终于和顺嫔一样
不只活在预告里啦!

今年的三伏天里
你是不是被热了个够呛
听说好多人是酱婶儿的
↓↓↓

不是我想游泳 是水困住了我
↓↓↓


是冰淇淋先动的手
↓↓↓


命是空调给的
那么首先你得有个空调
↓↓↓


今年的三伏是超长版40天!
↓↓↓


还没等到卫龙cp终极发糖
但是恭喜你等到了“处暑”!

处暑是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
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朝辞秋虎夜乘凉 处暑禾田始换装
一场秋雨 一场寒
处暑时节
盛夏渐行渐远
秋意愈来愈浓
“处暑”节气的习俗
1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2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便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处暑”节气的
天气特点
气温下降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秋高气爽
开始影响中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

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
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常见疾病预防
处暑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但高温天气有时会再次来袭,这种冷热变化最易使人患病。常见疾病的预防提醒如下:
秋燥
立秋处暑之时,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秋燥”的症状。这时应多喝水,注重滋阴润肺,减轻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秋乏
处暑后多见“秋乏”,建议早睡早起:早睡可以调养阳气,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

过敏性疾病
秋季昼夜温差大、花粉等容易诱发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鼻炎、咽炎等,建议早期预防,发现和避免过敏原,及时就医。避免皮肤裸露,少食辛辣、海鲜等发物。

感冒
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平时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平时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预防感冒。

腹泻
当天气骤然变冷,体弱者应适当增衣,以凉而不寒为宜。另外,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要注意脐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