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地震云”不可信 三年后我国多地区可实现秒级

发布时间:2020-04-07 11:34来源: 未知

综合中国地震台网、新华网和国土资源部官网消息,四川九寨沟、新疆精河近日先后发生地震,引发舆论场上的各种疑问和传闻。今年地震是不是特别多?地震云是否真实存在?未来能否实现地震预警?对于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多位地震、地质和气象专家近日作出解答。

 

印度板块挤压引发九寨沟地震

九寨沟、精河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会忠和国土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苏德辰分析,九寨沟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上,这是我国大地震的多发地区,近年来汶川、玉树、卢山、鲁甸、景谷等地震都发生在这一地震带上。这次地震发生在巴颜喀拉块体北部东昆仑断裂和塔藏断裂与东部龙门山断裂的交汇处,说明巴颜喀拉块体边缘活动剧烈。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说,从断层活动类型来看,这次地震是水平推挤,即“走滑型地震”。巴颜喀拉块体正面推挤产生了“5·12汶川地震”,这次地震则与该块体南东向推挤有关。

 

2008年以来的地震频发期仍在持续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宏分析,中国西部地震主要成因都是受到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的挤压,导致青藏高原向北向东推移,造成高原周边地震频发。这两次地震不在同一个地震带上,九寨沟地震处于龙门山地震带,新疆精河地震处于天山地震带。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地震相对频发期,这两次地震再次说明,这个频发期仍在继续。

孙士宏说,这次九寨沟地震并不在汶川地震的余震期,两次地震没有实际联系。此次地震发生的地方,在历史上地震比较多。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数据显示,此次震中周边200千米内,近百年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49次,最大震级是1933年8月25日阿坝州理县叠溪发生过一次7.5级地震,裂度为10度,距离此次地震震中只有100多公里。

 

“今年地震特别多”是错觉

九寨沟、新疆精河两次地震前后脚发生,使公众产生疑问:今年地震是否变得频繁了?

对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东认为,每年全球发生18次左右的7级地震,200次左右的6级地震。我国每年平均发生20次左右的5级地震,4次左右的6级地震。今年上半年我国地震发生次数很低,仅有4次5级地震,所以公众感觉近期地震频繁,其实并不真实。

 

“地震云”无科学根据 非真实存在

对于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些对于“地震云”的说法,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地震云”的假设是不成立的。目前并没有发现地震和云之间有联系的理论和依据。像地震这类地壳运动对大气环流是否有某种潜在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论证,即便有影响也比较细微,在做天气预报时这种影响是忽略不计的。而这种以天降奇象、云生异变来预测地震的方式是很不靠谱的。

 

凭“狗狂叫”、“青蛙上街”预测地震不靠谱

除了所谓的“地震云”,很多书本上还流传一些能预示地震即将来临的征兆,如地震前狗狂叫、老鼠搬家、大批青蛙上街、螃蟹上树等家禽家畜异常行为、野生动物迁徙、植物异常等等,这些所谓预测地震的方法,也都未经过严格的科学检验。

人们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关注到震前的种种异常现象,但却无法从这些异常现象推导出地震即将来临的结果。比如动物异常,导致动物迁徙、情绪失控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季节转变、气候变化、动物疾病,也可能是繁衍生育的需求。所以,在无法将其他引起异常的原因剔除时,我们不能根据云与动物的异常来预测地震,地震的监测预测还任重道远。

 

三年后多地区可实现秒级地震预警

那么,未来能够实现地震的预报和预警吗?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山有表示,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震中地区台站快速判定地震的时间、地点、大小及其影响程度,由于地震波按照每秒数公里速度向外扩散传播,这样我们就有可能为远离震中但可能遭受地震影响的地区,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警报信号,为公众逃生避险、企业紧急处置提供预警时间。

但由于目前的方法技术所限,震中地区破坏最严重却没有预警时间,而距离震中越远的地区破坏相对较轻但预警时间越长。目前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由15000余个地震台站组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实现全国范围的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实现华北地区、南北地震带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新疆天山中段地区的秒级地震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