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厦门本周最高气温23°C!春节天气更新
发布时间:2020-01-20 11:48来源: 未知春节倒计时!
小编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
和大家一样 归心似箭(工作不能停)

上周六这波降温来得猝不及防
大家采购年货的热情却没消减
到处是裹着冬装提着大包小包的身影


那么过了今天
接下来天气怎样呢?
特别是春节天气
“流浪”的阳光还能回来吗?

最新消息
春节期间可能都
见!不!到!太!阳!了!

今
日
天
气
最高气温可达18°C
夜晨最低气温可达11°C

未
来
天
气
情
况
厦门气温逐渐回升
预计23日
厦门最高气温将达到23℃
可以说是非常暖和了

天气的变化从22号开始
冷暖空气降水持续交汇在厦门沿海上空
厦门也会出现持续的连阴雨天气过程
本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
但是总体气温不算低

1月20日、21日
是春节放假前最后的“好天气”
所以晒被子、洗衣服都要抓紧了

虽然除夕当天又有小幅回落
不过三九、四九天过去了
气温就会缓慢回升啦

温
馨
提
示

雨水的到来,正值春运高峰,降水会导致路面湿滑、低能见度,请谨慎驾驶、注意安全。
大家
一定要注意保暖
可别在年关附近感冒了哟~

大寒到了
闽南之声广播为大家送上这些养生知识
了解一下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大寒
(下滑查看)
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实际上,大寒仅与小寒相对,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大寒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气候变化的一种趋势。
大寒已到,新春将至。闽南话播音员蔡慧老师用闽南话吟诵唐代诗人崔道融的《梅花》,一起通过这首诗来感受冬天的魅力吧!
大家好,我是蔡慧,欢迎收听《学讲闽南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五言律诗《梅花》。
梅 花
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是诗人咏梅之作,既赞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自己的高洁情操。前四句描写了几枝梅花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后四句重在抒情,表达诗人的徘恻之心,向北风传达自己的怜惜之意。全诗描写极富神韵,写尽梅花本来丰骨面目;又化人入花,情深意切。

本期《学讲闽南话》播音:
蔡慧丨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资深闽南话播音员,《闽南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副主编

民俗养生
大寒
节气

(下滑查看)
迎新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尾牙祭
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
养生小贴士
精神——心情舒畅
“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因此在大寒时节,我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

生活——睡前洗脚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入睡前以热水泡脚,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运动——日出后运动
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

食补——固护脾肾,调养肝血
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做到早睡晚起。另一方面,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2020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
i听厦门
厦门广电集团广播中心五大频率
联合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推出“天下第一福”文创定制福礼

康熙御笔“福”字门贴(1幅)
“朕的红包”套装(5枚)
不见不散!“天下第一福”惊艳亮相!倒计时加送…
18日、19日两天
前来线下兑换“天下第一福”福字贴和“五福红包”套装
的粉丝们
用热情温暖了冬日
现场人来人往
拿着礼品的听友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中石化莲前加油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