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天气里,到底会下雨?雪?雨夹雪?
发布时间:2020-01-06 17:26来源: 未知冷空气来了!雨雪天气到了!
那么,到底会下雨还是雨夹雪,还是雪?
看了以下图解,你是否会有些明白



不管是下雨还是下雪
都要从天上落下来
那它们在高空是什么样?
一般来说,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因此降水在高空的存在形式通常是固态
也就是雪或冰晶
下雨还是下雪
简单说是由低空的温度决定

好了,有这样一朵小雪花
在高空中各种碰撞,凝结
最后胖到连大气也托不住
不得不从高空落下来
如果她在下落过程中一直受到“冷遇”
既一路走来气温都低于0℃
那么就可以很好地保持住形态
落下来的时候还是一朵小雪花

还是这一朵小雪花
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了“热情款待”
气温都高于0℃
就会一边下落一边融化
等落到地面
就换了一个“马甲”
变成了小水滴
人们就说,哎呀,下雨啦!

但现实情况往往没这么简单
小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
也会尝尽人间“冷暖”
有的时候刚融化了一点
但还没有全化
快到地面又再被冻住
这样就产生了冰粒,学名霰(xian)
它和冰雹不同
属于雪花的近亲
通常出现在下雪前或下雪时

更复杂的情况是冻雨
小雪花在下落过程中先是融化成水滴
落了一会气温降低到0℃以下
按说它应该凝结成冰晶或冰粒
但是由于没有找到可以附着的冻结核
只能继续保持水滴形态
这个时候它的“体温”低于0℃
叫做“过冷却水滴”。
这种异化水滴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稳定
当它以降雨的形式落到地面后
遇到0℃以下的物体就会
迅速在其表面凝结成冰

以上都是针对小雪花进行讨论
实际一场雨雪过程中
有上万上亿个小雪花存在
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高空
位于不同的区域
有的离冷空气近些
有的位置偏暖和一些
在下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境遇
发展出不同的变化

冬天易下雪,夏日雨更多
冬日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无冬华南则很难一睹雪花的芳踪
夹在两者之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气温时高时低
起伏较大
降水的形式就会变得异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