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如何看待我国的冬冷夏热气候

发布时间:2019-10-31 11:59来源: 未知
我国冬冷夏热到什么程度?应该说,在同纬度上,我国气候是最典型的冬冷夏热气候。甚至,从人体感觉而言,我认为还是世界上最冬冷夏热的气候(世界上冬夏温差最大的西伯利亚虽冬比我国更冷,但无夏热)。

  每年秋天,我们南京大学气象系59级(毕业)的部分同学都会聚会。2017年地点选在安徽,由王相文同学筹备。借此机会,安徽省气象局科教处委托王相文同学邀我去作短时讲座。但届时因我自己方面原因未能去成,王雷同学听我大体介绍过讲座主要内容,建议写成文章发表,受众会更多。

  我讲的题目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冬冷夏热气候》,是我数十年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主要业余完成,未列课题)。因为冬冷夏热气候不仅使我们生活上不舒服,工作上不方便;而且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重大影响,仅说每冬消耗的取暖燃料,折合成煤,至少也高达三四千万吨。

  这是个理论也是个实际问题,想必也为大家所关心。请多批评指正。

  冬冷夏热气候对我国

  利远大于弊

  我国冬冷夏热到什么程度?应该说,在同纬度上,我国气候是最典型的冬冷夏热气候。甚至,从人体感觉而言,我认为还是世界上最冬冷夏热的气候(世界上冬夏温差最大的西伯利亚虽冬比我国更冷,但无夏热)。举例来说,在北纬40°纬度圈上,按大体同年代资料相比,我国北京1月平均气温(零下4.6℃)比纬圈平均偏低约10.2℃,而7月平均气温(25.8℃)又比同纬度平均偏高2.0℃;北纬30°纬度上的武汉,1,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0℃和28.8℃,分别偏低11.9℃和偏高1.7℃。所以,我国北方冬季冷得可以滑冰滑雪,而夏季又会热得流汗、游泳;而南方江南地区,冬季也会有冰雪冬寒,夏季则甚至常常热得吃不下,睡不好,过个夏天要瘦掉好几斤,俗称“疰夏”。世界上别的地方是远达不到这种冬冷夏热程度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冬冷夏热气候对我国的植被分布和农业等都存在着重大影响。例如在农业上,第一,冬冷使我国农作物生长期普遍缩短,北京日平均气温高于0℃的时期年平均只有271天,而同纬度纬圈平均已全年都是生长期。第二,冬季低温还使我国各个温度气候带都普遍南移,以亚热带为例,我国亚热带北界在秦岭淮河,即北纬33°~34°,但是没有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的西欧地中海北岸(北纬44~45°)却还可以种植亚热带指标植物,如柑橘。我国亚热带气候北界比西欧偏南了约1200千米之多!

  第三,在各个气候带中,由于冬季中不时有强冷空气南下,因而各气候带中仍时有低温灾害。例如东北夏季的水稻低温冷害;华北春秋季冬小麦的晚霜、初霜冻灾害;长江中下游春秋季水稻的烂秧和寒露风冷害;华南热带作物的寒害(最低气温低于4℃)等。它们都可能使农作物产量大大降低。例如1953年4月10—12日华北一场晚霜冻,仅仅冬小麦一种作物就减产25亿千克,严重影响了当年的国家粮食供应。

  因此,了解这些以后,心里总觉得有些沉重和遗憾,但是情况很快有了变化。这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我从文献中查到,40年代国际上地理决定论者正是以冬冷夏热使人不适为由,把我国划为“最多二等强国”。这个结论深深刺伤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把它视为“国耻”。但我找遍文献,又找不到正面批判他们的论文或书籍,最多只说到冬冷夏热气候“可以振奋吾民族之精神”。于是朴素的爱国思想使我从“沉重和遗憾”迅速转变到如何去批驳“地理决定论”。

  事情转机发生在1963年初,我写了一篇1300多字的文章,题目叫“谈谈我国的严冬”发表在1963年1月19日《人民日报》上。写这个题目在当时情况下不能全讲不利。心里想,即使一时找不到直接的有利,也要找些间接有利。因为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严冬也应该有它“有利”的一面。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话:“应该怎样来全面评价冬季风呢?我们知道,在夏季里,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造成的是偏南的夏季风。冬季风虽然缩短了我国农作物的生长期,使喜热作物分布区南移,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却给作物在旺盛的生长季节带来大量的雨水,使我国的大部地区成了富饶的米粮之川”。

  思想上的这个突破,使我迅速进一步总结出造成我国冬冷夏热气候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给我国带来的许多有利条件。限于篇幅,这里只说其中主要三点:第一,由于我国夏季热量丰富,因此,春种秋收的一年生喜热高产粮棉作物分布纬度之北,世界上数一数二。例如,东北几乎全境都可种喜热高产作物水稻、玉米;新疆棉花亩产可高达100千克,创全国最高纪录,总产量甚至占了全国的一半。而冬冷对它们并无影响。第二,我国雨水大部集中在光照和热量最丰富的夏季(雨热同季),水分、热量和光照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好钢用在了刀刃上。相反,同纬度西欧地中海周围地区(大陆西岸是地球上正常情况应有的气候)雨季在冬,夏季是干季。这样,光、热、水资源便都得不到充分利用。更重要的是,第三,在世界南北回归线附近的15°~30°纬度带上,由于高空有副热带高压带持久控制,天空云消雨散,烈日当空,凡大陆地区久而久之都成了沙漠(称为“回归沙漠带”),例如北半球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大沙漠、南半球澳大利亚大沙漠、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等(南北美洲由于该纬度上陆地宽度较窄,没有形成沙漠但仍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唯独我国南方和相邻的南亚大陆地区,主要由于有夏季风送雨,硬是在这回归沙漠带纬度大陆上,制造出了一个“大绿洲”。大陆性季风气候之利我国,可谓巨矣。

  这样,我就初步从理论上揭露和批判了地理决定论者孤立、静止、片面、表面地看问题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所以他们虽然根据的是科学事实,但得出的却是错误的人文结论。

  我的这个认识飞跃,也使我对我国气候的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即建立了冬夏季风之间,以及我国主要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为季风不是一架机器,季风正常气候就是资源,异常就会造成大面积气象灾害),解释了“(季)风调雨(水)顺”成语的科学道理,以及我国农业丰年和灾年能无过渡地剧变等的哲学原因等。

  冬冷夏热气候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我对我国气候影响问题的探索并未停止。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我撰写《气象与生活》(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999年台湾凡异出版社出繁体字版)“气候与衣食住行”部分,特别是研究“春捂秋冻”等健康谚语时,猛然想到这些已经是属于我国民俗文化方面范围。所以我才在该书的扉页上,按照出版社的要求,签名题词“冬冷夏热的气候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等物质层面,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化”。

  这个认识飞跃从哲学上说,就是进一步把我对中国气候的认识,从矛盾的特殊性上升到了普遍性,即认为中国气候对我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植被景观、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等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通过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影响到了传统文化等精神层面。

  认识上的突破,使我思想上豁然开朗,“势如破竹”地主动研究我国气候对我国各种文化的影响,现在大体初步完成了“二十四节气文化”“古诗词文化”“中国园林文化”“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中国民俗文化(衣食住行等)”等多方面的研究,并有初步成果问世。

  本文中因限于篇幅,仅以贴近生活的民俗文化中几个方面,分南北方举例说明。

  饮食文化:南稻北麦,南甜北咸。我国气候对人们主食影响最大的可算是“南稻北麦、南米北面”了。因为大体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春雨、梅雨雨量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需水多的水稻,因此,南方历史上一直以大米及其制品为主食,例如米饭、年糕、米线、粽子、汤圆等。而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春多旱而秋末土壤墒情尚好,因而历史上一直种植需水较少、秋播夏初收割的冬小麦。人们主要也以面粉制品,如馒头、面条、饺子、烙饼、包子等为主食。其次,冬冷夏热气候使国人食欲、口味冬夏也有很大不同。寒冬喜食高蛋白的肉食,炎夏喜食清淡爽口的蔬菜。

  南方自古就有甘蔗种植,古人所以喜甜;北方甜菜一直到19世纪初才引进中国,因此,居民习惯吃咸。这就是我国“南甜北咸”的主要气候原因。

  居住文化:南床北炕,南敞北闭。北方地区冬冷,居住气象条件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设法度过漫长的冬季。因此,为了保暖,房屋造得矮小紧凑、密闭,北侧多不开窗户;南侧的窗户一般都设两重,而且外窗外甚至还要蒙上一层透明塑料布保暖。而南方房屋居住气象条件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度过长长的炎夏,所以房屋必须造得高大通风。但这样到了冬季取暖效果便很差,造成居民多有冻疮等疾病发生。

  气候对居住的另一重要影响,就是北方冬季必须取暖,因此,民间一般都利用做饭、烧水的烟气余热,通过室内用砖和土砌的火墙和睡炕中的烟道加温室内。但南方冬季一般不需取暖,且多雨潮湿,因此,以床代炕,这就是“南床北炕”的主要气候原因。

  交通文化:南船北马,风雨廊桥。在古代,交通几乎完全决定于气候条件。南方地区由于雨季长雨量多,河湖港汊发达,因此水上运输极为便利,而且船舶还能载重。而北方年雨量小,雨季短,河流稀少,大地一马平川。“四野皆是路,放蹄尽通行”,交通自然以陆上的车和马为主了。

  “风雨桥”是多雨的南方地区,为了晴天避晒歇脚,雨天避雨的需要而建的。过去称为“廊桥”,因为上面有顶盖。在城市中的相应建筑是马路两旁的“骑楼”。即商店楼房在一楼让出通道,以使顾客、行人避免日晒和雨淋。没有楼房的城市,则把平房屋顶延伸(加柱)到人行道上,同样可以遮阳避雨。

  民间体育、竞技:南龙舟北赛马,“南拳北腿”。南方雨多,河流宽而深,水流平缓,因而古代很早就有龙舟赛,而北方雨少,草原宽广,因此,蒙古族“那达慕”等赛马运动十分盛行。“南拳北腿”的原因,则与南北方人的体格有关。南方地区由于纬度低,气候热,人的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因而个子一般比较矮小,下肢较短对用腿踢人非其所长,因而重拳击,靠近身取胜。而北方人由于气候较冷,生长发育期较长,加上杂粮肉食,因而长得人高马大,腿长是其优势。由于腿的转动半径大,力量足,速度快,威力大,所以逐渐形成“北腿”的武打特色。

  实际上,类似文化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分为“道”和“艺”两个层面,中国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认为也可以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本文前面所说的民俗文化多属于“艺”,即物质的范围)。但对于中国文化的主要精神,学者们的认识不完全相同,但大都包含“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天人合一”两条。仔细分析,它们确实也和冬冷夏热气候有很大关系。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就是指天体的运行十分刚健规则,并无外力推动,完全在于本身。因此君子也应像天体运行一样自强不息。

  其实,世界上各地,“天行健”中所有的天文条件都是“刚健有为”的,只是气象条件有所不同。而在有四季变化的温带中,又以东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造成的,我国华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四季变化最为鲜明极端,大面积“旱涝风冻”气象灾害最剧烈。因为有矛盾,有困难,有危机,就会有奋斗;有奋斗才可能有成功,有辉煌。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严酷自然条件,有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才会有智慧的中华文明的诞生。例如,为了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古人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了治病和保健,古人创造了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所以,曾见到有学者也有类似共识,例如,“四季变化正是古代文明诞生的必要刺激”,“人类其他优秀品质也随之而诞生”等。

  “天人合一”在这里是指,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要在大自然中生存,就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人的行为也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古代农业社会里,农作物从播种、生长,直到收获,都是“靠天吃饭”。但虽然有的年份风调雨顺,“谷米不可胜食”;而有的年份却又大旱大涝,甚至“颗粒无收”。人们不知其因,于是产生了恐惧、崇拜和迷信。大自然“恩威并用”的结果,必然会使人们逐渐产生了“敬天顺时”“天人合一”思想。可见,“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其中也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严重气象等自然灾害的双重作用。而在古代四大文明中,以中国纬度最高,生存条件最为严酷。因此最易产生“敬天顺时”“天人合一”思想也是很自然的事。

  冬冷夏热气候甚至使中国

  传统文化堪称“寒暑文化”

  我思想上第三次飞跃大约在2012年。在大体研究了气候对各种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脑子里闪出寻找其中影响的主要因子,即主要矛盾的念头。因为抓住了主要矛盾,中国气候对传统文化影响的认识,就更为清楚,更为系统,更为深刻了。而我找到的主要矛盾,正是“冬冷夏热”。限于篇幅,举出以下4个例子。

  例一,“一年”竟可以说成“一个寒热(暑)”。

  金代元好问曾有一首著名的词《迈陂塘•雁丘词》,其中前5句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说的是他旅行途中见到有人张网捕鸟。捕鸟者告诉他,一对大雁同时落网,一只被捕,另一只挣扎脱网飞去。但是不久又飞回来在空中盘旋,见到伴侣被宰杀,一个俯冲头触地而死。词中“几回寒暑”就是说这对大雁已经双宿双飞多年了。

  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贺新郎•读史》中化用元好问的“几回寒暑”为“不过几千寒热”,是说人类的铁器时代只不过经过了几千年。

  例二,由于古人多贫穷,最畏冬寒。因此,使古人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多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士”,寒士出身于“寒门”,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自己妻子为“寒荆”,称艰苦攻读为“十年寒窗”,称因贫困而出现的窘态为“寒酸”,甚至日常见面问候起居的客套话叫“寒暄”(“暄”即温暖),“寒温”等。

  例三,中国古诗词中对我国冬冷夏热的描写,在世界上既数量最丰富,内容上又最鲜明极端。例如,描写冬冷,唐孟郊说,“寒者愿为蛾,烧死被华膏”(愿以一死换来瞬间温暖,摆脱寒冷);清蒋士铨“自恨不如鸡有毛”(因鸡毛能保暖)读来更令人酸楚。描写夏热,古诗中那汗流得如“泼”、如“雨”、如“滂沱”,热得韩愈“如坐深甑遭炊蒸”(人在蒸笼中);热得杨万里“不辞老境似潮来”,但求“暑热如窛退”;热得王维甚至要到宇宙外真空中去凉快凉快,连命都不要了。

  例四,20世纪60年代雷锋的座右铭:“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用生活中冬冷夏热的鲜明四季来表达他人生的鲜明爱憎,是十分独到的。尽管由于其中的时代印记,该铭现在已少为人知。

  请看这样一种气候,一年可以概括为一个“寒热”:老百姓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叫“寒暄”;为人处世反复无常可以叫“世态炎凉”;冬冷夏热使得诗人常常“寻死觅活”;冬冷夏热甚至可以进入人的座右铭。因此,我曾称这样一种广泛,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的传统文化为“寒暑文化”。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寒暑文化”?只有最冬冷夏热的中国才有。

  没有冬冷夏热的气候,

  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

  写到这里,我对“我国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最新认识“没有中国气候,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便呼之欲出了。当然,这主要是从外因角度说的,因为正像鸡蛋孵小鸡一样,没有合适的温度(外因),鸡蛋(内因)再好仍然是孵不出小鸡的。下面我们简要论证一下。

  本题的论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既然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于我国特殊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冬冷夏热,四季鲜明”气候所造成的,因此,集中我国特殊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文化事例,并指出其与气候的联系,便是首要的事。第二方面,既然“冬冷夏热,四季鲜明”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外因条件,因此,没有这种气候的地区,便必没有这样文化的诞生。第三方面,是努力引经据典,寻找古人对本问题的启发与佐证。

  第一方面,“四季承载说”。

  春季,可以用“春来速”为例。因为我国冬冷夏热,春秋特短,春季升温特快,甚至“一夜东(春)风起,万山春已归”(唐刘威)。

  南朝梁王僧儒的《春思》说得更为形象具体,“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因为雪和冰是冬季的事,青和绿是春季的事。现在它们竟然直接连起来了,春来还不快?

  中国南方广大地区是世界上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大面积最为闷热的地方。大热使诗人产生了灵感,几千年来写出了无数咏夏热的绝世妙句。例如,宋代梅尧臣有首《和蔡仲谋苦热》,“大热燥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天气热到干柴出烈火,液体熬成膏;热到鸟类嫌生羽,兽类嫌长毛。如此之热,还有什么比这更热的天气?

  “中秋”节令流传最广的大概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人世间深刻的哲理思考,和送出了世上最温馨的远方祝福,被词论家推为“中秋绝唱”。而正是高气压控制,冷暖适中,大气澄朗的天气,提供和保证了古人赏月的宜人兴致和环境条件。

  冬季,说一首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它也是世界上别的国家诗人写不出来的。因为世界上凡有绿水的地方,冬必不冷,一般不会有雪;而冬冷的地方,河必结冰,不会有绿水载舟。《江雪》的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就是因为我国位于西伯利亚之南,冬季我国南方虽因位于亚热带而经常温暖,但又因常偶有特强冷空气南下,遂使我国东部成为世界同纬度上降雪、积雪界限最南的地方。

  所以,虽然我国既不是冬季世界最冷,也非夏季世界最高温,但却是世界上唯一“冬似寒带,夏似热带”的奇异地方。所以宋人杨万里才会有“畏暑常思雪绕身,苦寒却愿柳回春”的“奇谈怪论”。

  总之,我国气候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变化如同走马灯般地飞快:“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祓禊曲》)。所以宋代朱熹才会在《劝学》中谆谆教导说:“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类似的中国特有劝学诗还有:“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

  没有春夏秋冬四季承载的这些“世界奇迹”,焉能称有中国传统文化!

  论证的第二方面举的例子是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

  因为中医治病的基本理论叫“脏象学说”。这个学说的基础是“阴阳五行”理论,具体利用“五行”间相生相克规律治病。即古人认为,人体最主要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在五行中分别属“木、火、土、金、水”,相应致病外因是“风、热、湿、燥、寒”(源自大自然四季变化),等等。

  但问题是,一年春夏秋冬只有四季,如何能变成五季相应,才能与之组成完整的脏象学说?诞生中医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人,巧妙地想出了既科学但其实也别无他择的办法,即把夏季一分为二,其中前半(干季)仍称为“夏”,后半(雨季)另划出来称为“长夏”。这样,一年中相应的五个季节就是“春、夏、长夏、秋、冬”。长夏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中与脾相应,在致病外因中为湿。这样就使脏象学说中各个方面,不论是性质还是次序,都能珠联璧合,天衣无缝。而世界上,我查遍世界气象资料,其他地区都没有这种能诞生中医的特殊“五季”季节类型。所以说,中医不可能诞生在别的国家,只能诞生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

  本文第三方面论证是“医易同源”说。

  中医界多有“医易同源”之说。“易”就是《周易》,“医”指《黄帝内经》。如果这两个经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形成与“四时”(冬冷夏热、四季变化)有关,岂非就大体圆满地完成了论证任务?

  《内经》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道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而《易经》中则说,“法象莫大于天地,变通莫大于四时,知万事万物无不变易,故书名曰‘易’。知万事万物之变化由于四时寒暑……”因此,“四时为基础,《内经》与《易经》同建筑于此基础之上者也”(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所以,“医易同源”。

  实际上,据我的看法,“医易同源”根本上乃是同源于古人的朴素唯物辩证思维是也。

  所以,综上所述可见,虽然我国气候确有不利之处(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正像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一样;而且,世界上任何事物也都会有自己不利的一面),但我们因此获得了本该是沙漠,但现在却是青山绿水的整个南方“大绿洲”的大利;获得了我们值得骄傲、值得“文化自信”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别的国家想要也要不到的。我们吃的“亏”不仅“值了”,而且“赚”大发了。不是吗?

  当然,有利条件要变成现实的有利,必须要有人的奋斗,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内因。所以,百年来虽然中国冬冷夏热的气候并没有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们中国人已经从站起来,到开始富起来,到开始强起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GDP已经稳居世界第二,按现在的速度2027年有望成为世界第一;中国也正在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思想也将越来越深入世界人心。所以,现在再回想起遥远的“地理决定论”来,就更加觉得它幼稚、肤浅,“最多二等强国”的笑柄也变得更加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