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我国西部的气象灾害(上)

发布时间:2019-12-27 15:18来源: 未知
广阔的西部大地,具有丰富的光、热、风能、矿产等资源,西南山区蕴蓄着大量水电资源,并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与旖旎风光等旅游资源。同时,西部地区也存在着不少自然灾害。了解和认识西部地区气象灾害,对于在西部大开发中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是十分必要的。
 
  1.暴雨洪涝
 
  暴雨洪涝是我国广泛多发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西部地区的暴雨洪涝有它与众不同的特点。
 
  国内大部分地方以日降水量≥50毫米为暴雨,≥100毫米为大暴雨,而≥200毫米则称为特大暴雨。西部的陕晋和西南也沿用这一标准。但西北大部分地方日降水量达到50毫米的机会很少,尤其是新疆,80%以上的测站未出现过日雨量超过50毫米的降水。实际上,西北地区时常出现历时短、强度大的局地性集中降雨,经常造成与其它地区相当的危害。因此,根据当地的特点,新疆以日降水量≥10毫米作为该地区的“暴雨”标准,称作新疆的“大降水”;西北其它各省(区)将日降水量≥25毫米定为该地的强大降水,或统称大到暴雨。这种地域性的“大到暴雨”或“大降水”,其出现的概率,与我国南方暴雨或大暴雨出现的概率相当,而由于西北地区植被及下垫面土壤沟壑特点的不同,该地区“大到暴雨”成灾的次数多于我国南方各地。
 
  西部地区的特大暴雨和洪水,出现在四川、陕西、山西的较多。以四川为例,从1485年以来,较严重的暴雨洪涝曾出现过135次,平均约每4年左右出现一次。
 
  西藏高原暴雨较少,而西南的云贵一带雨水较多。云南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一般5月进入雨季,10月后进入干季。有些河谷地带,由于源自我国南方海洋的水汽输送条件好,雨季开始的时间比西南季风的爆发期还早,如怒江的雨季有的年份2月就开始。进入雨季之后,雨日增多,降水量猛增,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左右。贵州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东南部可达2000毫米以上,年阴雨日多者可达250天以上。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相对而言,云贵地区暴雨强烈集中的程度比其它地方弱,雨水较调匀。因此,总的看来,西南地区水资源较丰富,水能蕴藏量大;而且这一带的高原山区地广人稀,污染轻,是我国当前水质最好的地方。若开发得当,有好的利用前景。
 
  陕西和山西位于我国自东向西第一大地形台阶地带,海洋气流强盛时常有暴雨到特大暴雨发生。陕南是我国同纬度地带中,大到暴雨最多和最强的地区之一。它与西北其它地区暴雨的差异相当大,如甘肃河西走廊中段的大到暴雨,多年平均为0.2天/年,而陕南则为10天/年,为前者的50倍。在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降水分布不均的现象则更为突出。
 
  西北地区成片的大暴雨过程一般没有我国南方多,但历时短、范围小暴雨的极大值常发生于西北。这种历时短、范围很小的暴雨,在现有的地面监测网上很难捕捉到。这类暴雨出现的范围虽小,但暴雨山洪促发泥石流及滑坡等一起下泻时,影响的范围亦很广,灾害很重。
 
  西北其它大部地区的暴雨常在局地强上升气流发展中形成,降水量一般小于陕西等地,但由于雨急及地面植被、土壤和坡沟等的影响,雨量略超过大降水的标准时,就要提高警惕。日降水量10毫米至25毫米的降水在我国南方和东部仅算作是“中雨”,常是“润物细无声”的“好雨”,而在西部却会造成不小的灾害。
 
  山区正常流水被大降水冲积沙石堵截的情况,在西部常有发生。一旦水冲破堵截下泻,下游猝不及防,会造成很大破坏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人们常说“洪水猛兽”,其实,山洪的洗劫涤荡远非猛兽所能及。因而对于广阔的西部来说,还需加强监测与通讯技术,要进一步发挥卫星等遥感探测的作用。
 
  西部地区有时也出现连阴雨,其中,有的夹有暴雨或冰雹,常渍涝成灾,范围较大,多出现于秋季和春季,有时夏季也有。连阴雨出现于四川、陕西、山西和贵州的较多,一般长达10余天,持续期长的以四川为多,难怪古人云“蜀犬吠日”,尤其是素有“天漏”之称的雅安一带,连续雨日可长达25天以上;而贵州亦是“天无三日晴”的连阴雨较多地区;陕西和山西的连阴雨多发生于秋季或仲夏。
 
  2.干旱高温
 
  西部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各地水旱情况不同。西南地区地形复杂,西藏大部与四川西部属半干旱高原气候区,雨水较少;贵州、云南和四川大部分为湿润气候区,雨水较丰。与国内其它地区比较,西南干旱出现的范围相对较小,但也常有干旱出现。其中,云南和贵州西南部多冬旱与春旱,以冬春连旱为主;四川盆地东部和贵州大部多夏、秋旱,以伏旱为主,并常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连成一片,对工农业生产、蓄水和水运等影响较大。
 
  西北的干旱是突出的。西北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距海遥远,由于山川阻隔,潮湿空气不易进入,降水稀少;尤其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侧的新疆、青海和甘肃的沙漠地带,由于青藏高原4月至8月是热源,高原上空上升气流强盛,强上升气流在高原北侧下沉,更使这一带的云雨难以发展,气候十分干燥,人工增雨的条件也差。
 
  西部除喀什等少数地区春雨相对较多外,绝大部分地区主要降水出现于暖热季节,因而大范围连续性的旱灾常易发展。
 
  西部沙漠及土石裸露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大,夜晚降温快,气温低;日出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迅速升高,常出现高温干旱天气。著称的是新疆中部吐鲁番盆地,面积约50147平方公里,其中约4050平方公里的面积在海平面高度以下。吐鲁番盆地属内陆山间盆地,四周高山屏障,冷湿气流不易输入,火焰山横亘其中,下垫面植被稀少,气候干热,自古即有“火洲”之称,是全国最干热的地区。6月至8月,日最高气温多在38℃至40℃以上,局部地区在42℃以上;盆地中心最高气温≥40℃的日数平均每年有60天至72天,最多达85天,最长持续43天。高温干旱对生产、生活有不少的影响和危害。
 
  西北地区大范围的少雨干旱是世界上少有的,但由于地广人稀,人均与亩均水资源量尚在全国的平均数之上,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还没有华北、黄河下游和淮河流域等严重。然而,西北的农业大多耕作粗放,节水措施差,牧业基本上是逐水草而生。若缺乏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导致人口急增、过垦过牧及发展耗水大的工农业,其后果将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