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东北地区旱情增多淮河流域洪水频现

发布时间:2019-12-27 15:13来源: 未知
立秋以来,我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出现降雨偏少的现象,部分地区发生了中等程度的干旱,有些地区甚至出现重度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近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国旱涝成因及预测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清华大学、河海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指出:未来东北地区的干旱还有增多趋势,淮河流域则进入了频繁多雨洪涝阶段。
 
  干旱成灾面积仍在增加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研究员说,我国每年有干旱发生,且平均2~3年发生一次严重的干旱灾害。尽管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在不断完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但干旱成灾面积仍在增加。一组数据可以佐证:上世纪50年代的平均成灾面积为518万公顷,70年代增至856万公顷,90年代高达1194万公顷,2000~2003年4年干旱平均成灾面积达1960万公顷。
 
  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中国干旱发生频繁。东北的西南部、黄淮海地区、华南南部及云南、四川南部等地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其中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云南北部等地达60%~80%;全国其余大部地区不足40%;东北东部等地发生频率较低,一般小于20%。专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干旱增多趋势明显;华南、长江中下游区干旱变化小,有稍增多趋势;西南地区有干旱减少趋势;西北地区干旱基本无变化。
 
  李维京同时指出,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具有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华北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少雨,华南地区维持90年代以来的多雨特征,而21世纪以来,长江流域从20世纪90年代的多雨洪涝转为少雨干旱的趋势,淮河流域则进入了频繁多雨洪涝阶段。
 
  气候变暖挑战水资源管理
 
  “从实验模拟结果看:气温升高1℃,我国北方流域径流性水资源将减少5%~8%。未来时期我国降水演变不确定,升温趋势达成共识,北方地区水资源形势将可能变得更加严峻。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严登华教授说,以增温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总量、过程和空间分布、供需关系和水环境等都有显著的影响,给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安全保障带来一系列的巨大挑战。
 
  严登华说,气候变化导致了水资源加速演变,也导致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人类为地球奏响“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和谐音,也搅乱了自己的生命乐章。
 
  为应对气候变暖给水资源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专家建议加强相关部门间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建立协同机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挑战。要将气候变化纳入到水资源评价和规划范畴;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公众意识;提高公众加强需水管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维护可再生能力以及健全法规和制度体系,实施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等。
 
  双重因素加剧洪涝频发
 
  我国是世界上雨涝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受雨涝灾害影响的农田面积为975万公顷。
 
  清华大学王光谦教授认为,这与我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极易发生暴雨,触发洪水。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我国洪水发生频率。 ”王光谦说,同时由于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匀,暴雨中心过于集中在同一区域,易引发局地特大洪水;降雨空间分布广,降雨带沿河分布,多个暴雨中心或暴雨中心沿河运动,都易引发全流域性大洪水,干支流并发洪水,产生恶劣洪水组合,导致洪水峰高量大,洪涝灾害范围越来越广。
 
  人类活动也加重了我国洪水灾害损失。流域开发引起水土流失,使河道淤积、阻塞,出现中流量高水位洪水,如1998年长江洪水;盲目围垦,湖泊萎缩,使湖泊调蓄能力降低;流域排洪设施不健全,导致洪水泄水不畅,如1991年太湖流域洪水;水库溃坝导致毁灭性洪水事件,如1975年淮河上游洪水。
 
  洪水灾害呈现出新特点
 
  “目前,我国洪水灾害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值得关注,”王光谦教授说,如大暴雨与大洪水的因果关系明显,但多样特性依然难以把握;小水大灾,大水巨灾;高坝大库溃决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在大江大河洪水得到初步控制后,山洪灾害凸显,不可忽视。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必须加强天气形势分析,警惕极端降雨事件发生,转变防洪理念,增强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
 
  专家开出防洪“良方”: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防洪工程与抗洪抢险相结合,不断增强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工程措施包括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河道整治,恢复蓄滞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有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天气情势分析,提高气象预报精度,完善流域洪水预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
 
  “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 ”承担“近五十年我国重大旱涝灾害成因及预测能力提高”项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说。该课题以水旱灾害为对象,研究、集成和总结灾害发生的成因,提出提高水旱灾害预测能力的科学途径,为减灾防灾和维护水资源的持续稳定提供科学支持。“这是一个急需研究的关键课题。我觉得科学家们应该做点什么,至少在这方面应该给国家提供一个科学决策的依据。”李崇银如此说